在寒冷的冬季,日常起居也应该注意。成都中医名医馆治未病中心曾主任认为,立冬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开始,所以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每天睡前,最好先用盐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不
1、起居
在寒冷的冬季,日常起居也应该注意。成都中医名医馆治未病中心曾主任认为,立冬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开始,所以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每天睡前,最好先用盐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不仅可以去污垢,御寒保暖,还可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我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极为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多晒太阳可以促使钙质吸收,进而强壮骨质。
2、进补
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除了在日常起居需要注重养生外,冬令进补也很重要,它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
3、保暖
“祛寒就温”,要求人们在冬季要避免受寒,注意保暖。“无泄皮肤”是指到了冬季就不要过分开泄自己的皮肤,这个时候要少洗澡;在日常活动中也要做到少出汗,以免损伤阳气,影响体内阴阳平衡。如果违反了这个法则,就会伤害肾,到了春天,还会发生痿和厥。“痿”就是全身无力,身上没有劲儿,“春困”则特别明显;“厥”不是昏厥,而是阳气不能输四肢而出现手脚冰凉的厥冷。冬“藏”是春“生”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养“藏”,则春天阳气应生而不能生,则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