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科院-实验室概况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定位与作用如路甬祥院长所示“开放实验室是我院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核心和生长点,也是研究所的学术精华和前沿所在”,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原“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进入创新试点序列的研究所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单元均应按照重点实验室的模式管理运行,条件成熟时可申请成为院重点实验室。院拟在若干重点领域组建新的重点实验室,如量子信息、光通讯、宽带网络、(超级计算机)、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微机电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分子纳米结构、电离层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材料力学与材料设计、空间光学、生物信息学、组织工程与治疗性克隆、脑智与认知科学、营养与健康、病毒学、中药现代化、功能基因组、动物克隆与转基因、生物能源与生物质转化、离子束生物工程、分子生态学、环境与健康、清洁能源、化学地球动力学、矿物资源探查、陆地表层系统过程、海洋动力学、海洋环境、风沙物理与环境、精准农业、草原生态与畜牧、森林生态、湿地生态、绿洲生态、青藏高原生态与资源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体系现有162个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家在中国科学院建设的10个国家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与教育部部的4个联合室,因中科大为中科院直属高校,所以中科大重点实验室划归中科院系统)、70个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基地的建设,作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重点实验室长期得到了国家和我院在经费、设备、人才等多方面稳定的支持。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推动了重点实验室在凝炼目标、调整方向、精选队伍、完善机制方面的深化改革。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科研条件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国际合作交流层次提高、运行管理逐步向与国际接轨努力,各实验室承担项目、发表论文的档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原始创新性工作明显提高;更加重视加强新生长点研究工作的部署、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对新动向的快速反应。近几年,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作不断涌现,如:有机功能材料超高密度信息存储、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块体纳米铜室温超塑延展性、碳纳米管储氢性能、过热晶体熔化机制计算模拟、全球海-气-陆耦合系统模式、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演化、化学键分辨的C60单分子图象、低温制备金刚石、概率量子克隆和量子避错编码原理、线聚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分子伴侣活性及分子伴侣帮助的蛋白质折叠等。在99年开始的国家对重点实验室新一轮的评估中,已评的化学、数理、地学、生物4个学科实验室中,中国科学院参评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44.8%、优秀实验室占总数的55%。中国科学院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正式组织的4次评估中,获得“优秀”4连贯的成绩。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十五”,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的要点:
指导思想
根据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基础性研究定位,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进一步培育交叉和前沿学科方向,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适度扩大总体规模,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完善淘汰更新机制,加强资源综合集成,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核心力量。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验室、项目、人才紧密结合;加强原始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联系。
发展目标
总数达到160个左右,其中国家实验室6至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个左右,约20个成为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实验室,5至8个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形成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在若干重要领域和方向进入国际前沿,取得一批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高技术领域,取得若干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技术突破,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始性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重点任务
围绕重点发展领域,结合研究所学科定位和科技创新目标,推进重点实验室学科布局与组织结构调整,撤消整合一批,新建升级一批,重点支持一批。
2、中科院-国家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3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5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8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9
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中科院合肥物科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
10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4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电子所
6
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1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
13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4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
15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研究所
16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长春应化所
18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9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1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2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3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中科院生态中心、北大、北师大
24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5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6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7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
28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9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30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1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2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3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5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36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37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9
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40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1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42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3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清华、北大
44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5
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46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47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8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49
系统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0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1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2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3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
54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5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56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57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8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9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0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61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遗传所、微生物所
62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63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64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65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66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7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8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9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70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71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2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3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74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75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4、中科院-国家工程实验室
编辑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2
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3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
4
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
5
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
7
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等
5、中科院-院重点实验室
编辑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南海海洋所
3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5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
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
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0
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所)
12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3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中国科学院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5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6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7
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
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
中国科学院光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1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国家、上海、云南天文台
22
中国科学院光学物理重点实验室
物理研究所
23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海洋研究所
24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高能物理所
25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科学研究院
26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机械与物理所
27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9
中国科学院胶体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0
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2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3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5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
36
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37
中国科学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8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0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1
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2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3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4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
45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
46
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紫金山、上海、国家天文台
47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9
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0
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51
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2
中国科学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3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54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5
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56
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57
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58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9
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0
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1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62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
63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64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65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6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
67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68
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69
中国科学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70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
71 中国科学院原子频标重点实验室[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72 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