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荚树、皂角等,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cm;小叶柄长1~2(5)mm,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mm,宽8~9mm,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
二、皂荚的产地及价格
中药皂荚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的果实,又名皂角,形扁长者,称为大皂荚;其植株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弯曲成月牙形,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均入药。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
各地价格不一
三、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1、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2、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3、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
4、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5、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
6、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7、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
8、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9、一切疔肿
(1)中风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炙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
(2)中风口 。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 涂右侧,右 涂左侧。药干再涂。
(3)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4)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5)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6)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
(7)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用皂荚(炙,去皮、子)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枣膏汤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8)痰喘咳嗽。用长皂荚三长(去皮、子),一荚中装半夏十粒,一荚中装中巴豆,蜜制关夏。再一起火炙成黄色,研为末。每用二、三分,于临卧时以姜汁调服。用特效。
(9)牙病喘息、喉中有声。用肥皂荚两挺,酥炙取肉,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豆大。每服一丸,以微泻为度,不泻再服药。一天服一次。
(10)腹部肿痛。用皂荚(去皮、子)炙黄为末,加酒一斗,煮开以后饮服。一天服三次。
(11)二便不通用皂荚烧过,研为末,稀饭送服三钱,立通。又方:用皂荚炙过,去皮、子,研为末,加酒、面糊成丸子。每服五十丸。酒送下。又方;用皂荚烧出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受烟熏。亦有效。
(12)黄肿气喘。用无蛀的皂角,去皮、子,醋涂,炙焦为末,取一钱,加巴豆(去油膜)七枚,以淡醋研好墨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饭后服,陈桔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隔二日增药一丸,以愈为度。
(13)身、面发肿。用皂荚去皮炙黄。锉取三升,放酒一斗中浸透后煮沸。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14)脚气肿痛。用皂角、赤小豆,共研为末,酒醋调匀贴患处。
(15)突然头痛。用皂角研末,吹入鼻中,令打喷嚏。
(16)风热牙痛。用皂角一挺,去子,装满盐,再加白矾少许,黄泥封固,火煅后研为末,每日擦牙。
(17)风虫牙痛。用皂荚研末涂齿上,有涎即吐去。又方:用皂荚、食盐,等分为末,每日擦牙。
(18)肠风下血。用长皂角五挺,去皮、子、酥炙三次,研为末,精羊肉十两,细切,捣烂,和皂角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
(19)脱肛。用无蛀的皂角五挺,捶碎,加水揉取汁浸患处,自收上。收后以热水烫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好不再脱肛。另外还须用皂角去皮,酥乐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米汤送服三十丸。
(20)肾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敷涂痛处。
(21)肛门肿痛。用皂角(炒焦)、水粉(炒),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方:用皂角七片,煨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22)妇女吹乳。用皂角去皮,蜜炙,研细,酒送服一钱。又方:“妇人吹奶法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按:一字等于分),管教时刻笑呵呵。”
(23)丁肿恶疮。用皂角去皮,酥炙焦。研为末,加麝香、人粪各少许,调匀涂患处,几天后疮根拔出。
(24)小儿头疮。用皂角烧黑为末,剥去疮痂敷涂。几次即愈。
(25)足上风疮(甚痒)。用皂角炙热烙患处。
(26)大风癞。用找皂角二十条,炙过,去皮、子,以酒煎稠,滤过。冷后,加入雪糕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
(27)积年疮疮。用皂角放猪肚内煮熟,去掉皂角,只吃猪肚。
四、皂荚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本品含毒,服用须谨慎。
五、皂荚的食用方法和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多研末服,1~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捣烂或烧存性研末敷。
食用配方:1、治疗面神经炎:大皂角6g,去皮.籽后碾末过500目筛,入铜锅或铜勺(忌铁器)微火炒至焦黄,再入醋30g收匀成膏,用法:把药膏平摊于敷料上约3mm左右厚度,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思侧牵拉巩固,1日1次,2日后改为间日1次,直到病愈。有此患者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可暂停敷药,待皮疹愈后继续应用。治疗38例,全部治愈。其中最少1次而愈,最多18次。
2、治疗小儿厌食症:选优质无虫蛀的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锻,存性。以无生心为度,研细为末,装瓶备用。一日2次,每次1g,用糖拌匀吞服。治愈8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本组。有效病例的疗程平均为5天。
3、治疗慢性气管炎:皂荚、半夏、穿心莲、胎盘、红枣浸水煎,酒精提取获得浸膏.制成两种片剂。甲片重250mg,含皂荚60mg,半夏的功效与作用90mg,穿心莲125mg。乙片重250mg,含胎盘24mg,红枣200mg。每次服甲片4片,乙片2片,侮天3次,饭后服,10天为I个疗程,一般服药4个疗程。治疗286例,显效达78%,总有效率92.3%。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上腹不适。
4、治疗胃癌:应用皂荚治疗晚期胃癌1例。用大皂英1条,火炮,煎水200~250ml,分1~2次服。另服红参的功效与作用15g,白术30g,半夏10g,煎水兑入少量蜂蜜的功效与作用,分3次服,连服1周,服药半年后腹部包块、胃痛消失,体力恢复。随访3年,作钡餐2次及胃镜等检杳未见异常。
5、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皂角3~9g,研极细末和蜂蜜混合,加开水适量,频频口服〔呕叶也坚持服),于1~2小时服完。
六、皂荚的食用禁忌
孕妇禁用。含毒性,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畸形,严重的可导致流产。经期女性禁用经期食用会使身体更加虚寒,月经絮乱。儿童禁用食用会使身体更加虚寒,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七、皂荚的采摘方法和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