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柴胡】--柴胡作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柴胡

2019-11-14 >>编辑:常识坊整理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柴胡的产地价格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价格:160

二、柴胡图片
【柴胡】--柴胡作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三、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功能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1.《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2.《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3.《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4.《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5.《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6.《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7.《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8.《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9.《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四、柴胡的食用方法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2.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3.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4.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5.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6.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7.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分,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8.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二两,鳖甲二两,甘草、知母各一两,秦艽一两半。上五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八分,枣二枚,煎六分,热服。(《博济方》柴胡散)
 
9.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10.治肝黄: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亦,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1.治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
 

五、柴胡的副作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六、柴胡忌人群
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经期宜少食,食用过多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
 

七、柴胡如何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目录

一、柴胡的产地价格
二、柴胡图片
三、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四、柴胡的食用方法
五、柴胡的副作用
六、柴胡忌人群
七、柴胡如何保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