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精选优秀文章

精选优秀文章

2019-11-02 >>编辑:常识坊整理

优秀文章 1.遇一场雨 遇一场雨 青岛这个地方,一年到头很少下雨。所以,每当听到别人说他们那里又下雨了,我总是无端地生出些羡慕来。雨这东西,对于农民来说,无论春夜之雨,还是秋夜之雨,大都是喜雨。春种秋播,生命的开始,总是能让人看到希望。 上学的时候,我宿舍里的床就正好靠在窗前。这个季节,成都总是细雨绵绵,临窗听雨,也就成了一种享受。听着那雨滴落在树叶间,淅淅沥沥,像是蚕在吃桑叶的声音,又像是轻轻翻动书

优秀文章
1、遇一场雨

      青岛这个地方,一年到头很少下雨。所以,每当听到别人说他们那里又下雨了,我总是无端地生出些羡慕来。雨这东西,对于农民来说,无论春夜之雨,还是秋夜之雨,大都是喜雨。春种秋播,生命的开始,总是能让人看到希望。

 

      上学的时候,我宿舍里的床就正好靠在窗前。这个季节,成都总是细雨绵绵,临窗听雨,也就成了一种享受。听着那雨滴落在树叶间,淅淅沥沥,像是蚕在吃桑叶的声音,又像是轻轻翻动书页之声。成都下雨,往往都在周末。晚上听着雨声入眠,第二天早上起来也就是湿漉漉的一片。虽然无法出去游玩了,但心情也像是被雨水洗涤了一遍那样干净。雨,终归是个好东西。


      多年前,选在一个阴雨天去了上里古镇。上里古镇的雨终究是不同。不知道它是因为在碧峰峡的后面,所以整个古镇显得更清幽,还是这里的雨湿润了那里的古老和苍桑。举着伞游走在古老的街巷,想象着当年‘茶马互市’的热闹,这个茶马古道上的驿站终究是那样辉煌过的。

 

      说到下雨的小巷,就很难不想起那首叫《雨巷》的诗。虽然我从没有遇见像丁香一样的姑娘,但撑着伞漫步在那些青石板上,其实,我未必就不是那诗中的姑娘。

 

      两年前的秋天,穿越了半壁江山去到江南的古镇。西塘,给了我一抹明媚的阳光,而西湖却给了我一场烟雨朦朦的邂逅。那里没有白娘子,更没有许仙,也没有那讨人厌的法海,但是,漫步在苏堤,游走在杨公堤的树荫里,那些雨滴从树叶间落下,最后滑落到我的脸颊,我似乎也感受到了当年那场荡气回肠爱情的温度。

 

      江南,终究也是不同的。江南的雨也带着些温婉和忧伤,就像年少时花开的那个季节,只一眼,便把流年烙在回忆里。

 

      今天早上,当我打着红色雨伞站在街边等车的时候,看着那雨滴从伞上落下来,然后回归大地。一瞬间,我的心也跟着湿了。青岛的雨毕竟是稀罕的。一直想在这个城市里遇一场雨,然后打着伞漫步在落花满地的街巷,再然后,遇见你……


2、相约流年,不见也不散

      时光,如沙漏从指间丝丝滑落。转眼,一场春暖花开,终是这样匆匆别过。仿若,弹指一挥间,有些人,来不及说再见,就已天各一方。然,人生也总会有一些,无需刻意寻找的缘分,如小河缓缓流过身边。驻足间,相视一笑,便会生出淡淡的暖。

 

      不曾执意安排的结局,是你,悄无声息的步入我的城。尔后,始终以一首诗的模样寂静相伴。我在最初的地方,静默,支一盏执著。只为与你不期的邂逅,结一份永远。从此,烟火淡淡中,清清浅浅的日子,因了一些温暖的情愫,而生动着,美丽着。一念起,天涯咫尺。花开如斯,花落亦如斯。原来,世间所有清浅的安稳,终会透过时光的罅隙,給流年一个完美的答案。

 

      且行且惜的日子,总有一些欢声笑语,清扬婉兮。寂静,端坐于琉璃时光,穿过你诗意的浪漫,我用妥帖的温柔,来暖一场与你的相遇。心安然,习惯了隔着一首诗的距离,与你浅浅相逢,淡淡相守。习惯了在一直相遇的时光里,安然流年,不染悲伤。习惯了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执手,填一阕清词,或者捕一抹笑意,让尘世里的缘分,灿烂成景,旖旎成笺。

 

      细细回忆,轻轻思量。一股柔柔的暖盈盈入心,一些浓浓的情在心底纵横的阡陌之上,逶迤成诗意的娉婷。岁月匆匆,四季流转。菩提树下,那首梵唱了千年的经曲依旧余音袅袅。穿过,岁月的屏障渴望与你拥有,一个转身就可以牵手的距离。我心,如醉。有些缘分,一旦交织,便在劫难逃;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有些情,一旦眷恋,便海枯石烂。

 

      经年几转,在曾经失散的渡口,你凝成一首青花瓷,蘸满深情依旧。我便迎着词韵而来,读你的儒雅韵脚,体味你的淡暖清欢。回眸,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寻找曾经遗失的美好。我知道,是你,一直用最真的情,给我最美丽的轻绽!

 

      轻捻时光,淡淡年轮刻满季节更替的痕迹。往事如烟,在阑珊处缓缓回放。是谁,在眉间刻下你的悲喜;是谁,在遥远的彼岸轻轻呼唤不停。一笺琉璃清欢,将今生始终无悔的共舞,在流年深处日日翩跹。

 

      对于等待,有些渴望只能藏于心间,对于情衷,有些懂得即使不说也会明白。因为,无声的感动更胜过言语的表白。悄悄,将你在心底收藏,妥贴安放。始终相信,隔着距离的情谊更能长久,初见的情怀会依然在。一如彼此,在可以看得见的距离,情相守,魂相牵!
 

      或许,所有的过往终会走远,时光也会被我们走成老旧。七月,我素色的年华,在你浅浅的文字里妩媚。风儿轻轻,云儿淡淡。缜密的心思间,开出一份荷的素雅。你寻香而来,约一程初见,敲开我寂静的门扉。因为那一场落花的香,因为那一份知遇的暖,我素白的诗笺,晕开一片绯红。经过万千碾转,终于等到你,在这个荷香尽染的夏天。

 

      一直很安静,安静守候着你赠的那一池桃花潭水。凝眸处,浅浅笑意,是我端庄的温柔。你如期而至,带着孤傲的矜持,穿过万千人群,如多年未回的归人。相逢不语,我在你写好的词章里静默着阅读。暗香脉脉,醉一方素雅,泼墨红尘,摹一笺诗画。生命的轮回。恍然,如错过的花开,清晰如嫣。

 

      流年,碾过尘埃,风里有念。如果时光允许,我们不说永远,不说再见,只愿这样一直一直遇见。你在我心上眉间,我在你眸里心痕。念你,如昔,往日旧梦,犹在眼前。倚窗听雨,你哒哒的马蹄,是守候已久的归期。指尖轻颤,怎能盛下你赠予的半壁江山。锦绣年华,如一指流沙。任渐行渐远的时光,定格一份笃定的爱意,镌刻此时最美的阑珊。

 

      情意盎然中,不曾邀约的遇见,早已让等待的时光生出层层暖意。我,独饮独醉,轻倚雕栏。一树菩提,邀你陪我轻轻细数。你挥鞭轻策,从一程幽深,走入另一程幽深。日落黄昏,披一身烟霞,我等你花下饮茶,听你诉说蓄谋已久的爱恋。安然,端坐在你孤傲的身后,轻敲一段有你有我的岁月,让过往在墨香里轻轻舒展。似水流年,何须情深缘浅。梦一段爱你无悔,静默相许一份文字的缘。

 

      如果,前世的缘,可以到今生来结。我所有的心念,是否会在油纸伞下开出一场丁香的芬芳?凝眸处,谁在巷口张望?一声叹息,潮湿了漂泊的脚印。那一日,你为何不说再见,就独自去了天涯?残红零落,暗香依旧。红袖轻拂,你是我不变的沧海桑田。一指墨香,染指锦瑟。低眉处,时光不语,兀自馨暖。


      斑驳的高墙,幽幽的庭院。烟锁重楼,寂寞深深。一剪疏影,琉璃了谁的青灯古刹,触痛了谁的前世今生?我以幸福的模样,挽留你漂泊的四季。若经年回首,你平静的心胡,是否还会萧笙满溢,酣畅淋漓一份缱绻的爱意?雨,微微凉。泡一壶淡定,让沧桑了无痕迹。风漫沙华,任凭雨滴打湿无数思念。

 

      雨过,天晴。集一壶阳光,看流年如诗,如画。青灯古刹,织一袭袈裟。拂去尘缘,谁还在深深牵挂?终,看不透一场旧梦无痕,读不懂半阙诗无韵。小字情衷,难解一份红尘绝恋。多年以后,我的名字还会不会是你心上的朱砂?红炉烹茶,等一场重逢。那一次转身,你成为我一生的牵念。

 

      岁月荏苒,那些,衣带渐宽终无悔的时光,若水,穿尘,潋滟着我生命的留白。红尘阡陌,过客匆匆。牵念几许,早已习惯在甘愿与珍惜里,安静等你。等你再次,与我红袖添香,话一场桑麻。

 

      我的风尘里,依旧有你不小心遗落的墨香与诗意。轻轻呼唤,将思念挂在云端,明天经过的雨滴,是不是你念我时的清泪?烟雨若画,花下品茶。奏一曲箫音,留一世飞花。静好的天气,我用一份阳光明朗,勾勒那些被时光琉璃的人或景。就任那些曾经的熟悉,在渐渐清晰的画面里,生出丝丝暖意,如梦,如歌,如诗,如莲。你策马轻踏,啼声哒哒。用半壶纱,晕开一程蒹葭。我拈花不语,浅笑,以你最喜欢的姿态等你。我知道,穿过风寒露重,你已跋涉千里,只为与我结一份锦瑟的尘缘。

 

      那一份,初见的温柔。虽然,未曾表白。思念,早已倾城。琼闲素影,临窗寄一阕桃色小令。万般飞花皆如梦,唯霖铃清绝不止。相约流年,怎可以轻易染上悲伤?一份痴缠,一世守候。万般缱绻中,惟愿我们,不见,也不散。

 

      泡半壶新茶,写一笺情话。岁月慈悲,安然相伴天涯。静静凝望着你,想,做一个一生的梦,依着你浅浅的文字。在岁月的温婉与静好中,陪你浅吟低唱!流年如昔,时光微凉。我在落满花香的素笺,写下琉璃清欢。一朵花开,一段记忆。一朵花落,一阙小诗。淡淡中,有你,有我,有流年最美的记忆,有生命最暖的相伴。

 

      闲敲棋子,入花溪。即使有一天,所有的花开慢慢调零,树上只剩一片绿意。那些暗香盈袖的时光,那些青梅煮酒的日子,依旧会在流年深处潋滟,婉约成心底深处最美的诗行。光阴无暇,摹一笔丹青。你的孤傲,许我陪你淡走繁华世间。

 

      婉转的光阴里,有太多的不邀自来,有太多的相遇如花。而风为我带来的那一缕暗香是你,忽然就遗落在我的案前。此生,旅途漫漫。就让我们,相伴花下,草堂蒹葭。待,尘缘落下,成就一生最美的初见。绿蚁新醅,醉一场玲珑心绪。相约流年,不染悲伤,不见也不散。许我陪你守一份爱意悠然,舞一曲游丝缱绻。

 

      清波逐流,醉一场梦。玲珑心绪,谁还记得,当年缱绻?此生,若你愿意。许我,在你的文字里幽居。枕着文字的墨香,在我们爱的箴言里,执手走过素白的生命。从此,不问世间沧桑几何,季节轮回几度。只愿陪你孤独时舞一段最美的笙箫。研一池墨,用我无悔的爱意,陪你写尽繁华,写尽一路的淡暖清欢。
精选优秀文章
优秀励志文章
1、所谓捷径,不过是踏实走好每一步

      我有个朋友,上班不到两年,就通过父母的关系成功晋升为部门经理。在旁人看来,能拥有这样的捷径,真的是再幸运不过了。可是随后的几年,朋友却在工作中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虽然作为管理者,他拥有一定的威望,可手下的员工对他却只有表面的尊重,私底下都不服他。毕竟朋友还年轻,职场经验尚浅,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遇事的反应也不太成熟,甚至还经常给他的团队指错方向引错路。比如该加大宣传时,他却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该做产品时,他却把精力放在外拓业务上;该做精细化管理时,他却坚持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朋友决定放下架子,跟着公司的基层员工,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学起。从设计、制作、包装产品,到如何找渠道、做销售、扩大经营,他一步一个脚印,把之前落下的功课全部补齐。朋友说,当自己有了能力,再来当管理者,心里就踏实多了、沉稳多了,也从容多了。

 

      我们许多人往往容易在自己能力还不足时,就心急着想要升职加薪。其实此时,我们更该做的不是费尽心力攀高枝,而是沉下心来好好去努力。如果根基不稳,硬要省略掉为自己增砖添瓦的过程,那么即便占到了高位,一样摇摇欲坠,甚至可能摔得很惨。

 

      记得我刚开始学车时,特别喜欢在速度还没提起来时就提前加档。有时候,速度还是20码,我就加到了4档,结果就是车子剧烈抖动,很容易就会熄火。后来,教练教我,一定要先提到相应的时速,让车子的动力足了,再踩离合,换挡,加油门。这样,车子才会很平顺地衔接上,然后继续往前开

 

      其实,人的成长就跟开车是一样的道理。刚起步时,你用1档前行,几乎不可能用5档把车开走。有点进步了,再用2档、3档匀速前进。就如到了青年时,你读了书,有了知识,毕了业,才可以去参加工作。但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飞黄腾达,立刻功成名就。


      等你足够成熟了,此时再换4档、5档加速前行。就如人到中年,往往能扛得起事了、担得起责了,有了一定的功力,才可以攀上人生的高峰。人生的每个阶段,其实都没有捷径。想要成长,都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体验、去经历,并且在过程中慢慢收获经验和阅历。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几经周折,才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找到了一位名作家的住处。这位母亲向作家求情,让他教自己的儿子写出惊世骇俗的好文章,然后让儿子在短时间内一举成名。作家实在很无奈,于是就把秘诀写在一张纸条上,装进信封里,让她带着孩子回家后才能看。结果,等这位母亲回到家,急忙打开看时,发现上面只写了三个字:先认字。

 

      这不奇怪。所有人要想成功,都必须打好基础。想要写出好文章,同样只有基础打好了,才可能会有流畅的文笔、清晰的思路、巧妙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读的书、应该做的练习、应该有的试错和尝试,一样都不可少。小时候,我也常常问大人,什么时候自己才可以像他们一样,不用读书、不用写作业,想玩儿多久就玩儿多久。

 

      那时,大人们总告诉我,你的路还长着呢。于是,我等啊等,盼啊盼,读了小学,入了中学,到了高中,进了大学,然后真正长成一名大人时才发现,原来成长的路上,真的没有少摔一个跟斗、少考一次试、少读一年书。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的事。该你养精蓄锐时,不要着急出人头地;该你刻苦努力时,也别企图一鸣惊人;该你磨砺心智时,也不能妄求突然开悟。

 

      你的基础打得越牢靠,你的过程走得越完整,你的努力坚持得越长久,你的成长才更容易发生质的飞跃。到最后,你终会明白,人这一生,很多事都急不来。如果你想有收获,该吃的苦、该流的汗、该受的累,一点一滴都不能少。

 

      有些挫折是避不开的,有些过程是省不得的,有些捷径是走不通的。所以,不要着急,也不要慌张,更不要耍小聪明。请你相信,通往成功最快的路,往往不是弯道超车。脚踏实地地过好了每一天、每一年,我们终能过好这一生。


2、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好姐妹花花拿到会计专业自考毕业证书了。15门课程,两年时间拿下,太酷了!花花在一家工厂做财务助理,因为对会计这个职业很感兴趣,便萌生了考会计资格证的想法。考完初级报中级的时候,花花遇到了拦路虎。中级资格证的首要报考条件就是大专学历,这对于高中毕业的花花来说是一个大难题。自考是唯一不影响工作又能解决学历问题的方式,但这条路不容易走。参加过自考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磨人心志的漫长征途。

 

      我参加过自考,14门课程,从报考到全部考试合格总共花了6年时间,中间经历了数次挂科、重考、放弃、再出发。一路摸索着前进,每参加一次考试就仿佛被扒下来一层皮。花花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只用了两年,堪称奇迹了。她跟我说:很庆幸,运气比你好一点,没有挂过科。其实,与人走过同样的路,就会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花花并不是运气比我好,而是比我更勤奋。

 

      有一次她动了个小手术,我去医院看她,只见她左手打着点滴,右手拿着笔,正在聚精会神地做题。一套高等数学的真题试卷摊在腿上,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计算公式。连护士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病人。

 

      备考期间,她一直是五点起床。因为孩子小,粘人,自己也还要上班,如果早上不挤出两三个小时学习,一天下来就再也没机会翻书了。有时候看书看得困了,就用巧克力或提神饮料来醒醒脑,因此她还笑言自己“每逢考试胖三斤”。没有这一路的披荆斩棘,就没有这么顺理成章的“运气”。好运气,都是拼出来的。

 

      雪姐是我们几个闺蜜里面事业最有成就的一个。她与老公白手起家,起初是做简单的鞋类五金代理,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工贸一体的中型公司。十年前,他们生意刚起步就遭遇金融危机。当时整个外贸行业订单大幅缩水,作为材料供应商的他们也受到波及。微薄的家底应付不了生意上的周转,雪姐便找了份工作维持日常开销,留老公一个人在外面跑生意。

 

      穷起来的时候,日子很潦草,有时候半个月不去菜市场,就着冰箱里的一点咸菜存货做些简单的饭食。生意好转的那一年,雪姐怀孕了,辞了职与老公一起打理生意。怀孕头三个月,她一直在出差途中,天南海北地拜访客户。有时,甚至凌晨一两点才睡。她说,创业那么久,好不容易迎来了转机,她不敢歇下来。

 

      雪姐的成长,没有任何侥幸的成分,都是一路辛苦熬过来的。当年和她一起创业的同行们很多都已转行,不少人都说这门生意不好做,大家都以为雪姐能爆发是因为她运气比别人好。其实不是。你若真见过那些强者打拼的样子,就一定会明白,那些人之所以能达到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全是因为他们吃过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苦。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没有哪种成功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有时候,我们看到曾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人后来却远比我们成功,总会质疑,为什么我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他们作为成功者的光鲜,这光鲜背后他们付出过多少努力,却往往不为人知。

 

      曾经参加过一个作家的新书签售会,有读者问她是如何走上作家之路,又是如何能出书的。她说:起初是因为喜欢写作而坚持每天写,写得久了就开始在报刊上零零散散地发文。能出书实属幸运,不过是出版社来找我的时候,我刚好有那么多囤稿而已。我自己开始写作后,才明白出一本书是多么不容易。有时候一篇稿子被人叫好,背后可能是十几篇甚至几十篇废稿在做铺垫;而一本内容精良的书,也绝对经过了作者成千上万次精雕细琢。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强者之所以更强,不过是因为他们为机遇的到来做好了更充足的准备。当同样的机会来临,刚好你比别人专注一点点,刚好你比别人突出一点点,刚好你比别人细致一点点,你的运气就会比别人好许多倍。如果你害怕吃苦,不敢努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运气。

 

      同样的工作时间,别人用来精进,你用来瞎扯;同样的闲暇时间,别人用来奔跑,你用来打游戏,那么,怀才不遇的那个人就注定会是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很少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好运。所谓运气,不过就是时机来了,而你正好有能力抓住。
精选优秀文章
精选优秀文章
1、心中的那一抹绿
      蓝盈盈的天空几丝轻如挽纱的云,骄阳煦煦的普照大地,鸟儿纵情的飞起,流水敲击着欢乐的乐曲。春风抽出几点翠绿,碎花展出些许喜气,我们都在渴望如此的美丽。

 

      日前回趟山里老家,那风、那云、那水依旧熟悉。一望无际的蔚蓝,繁星点点的夜空,却让我不禁泪流满面。请相信,我不是疯狂的,更不是杞人忧天,只是太不情愿在乌烟瘴气的环境里艰难的呼吸。

 

      毕业后来到羊范,这个即将成为邢台工业园区的地域,机械轰鸣着大张阔斧地展开利在千秋的建设。形形色色的企业落脚邢襄,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久后繁华异常的景象,宽阔的土地上整洁的厂房,人们会心的微笑着享受时代带来的幸福生活。可是,环境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黄尘飞扬,暗无天日的世界可以继续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吗?或许,体味过这里的风尘就已经有人开始懊悔。

 

      风沙何来?时代的激流里不进则退,每个人都在渴望更加富足的生活,但是经历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心境,不能简单的评判说他们私利熏心。大小的胶泥厂,石英厂等“粉尘制造户”遍布羊范,百禁不止。据老乡说,06年以来,每年政府都在以不同的手段限制此类生产,但是机械的轰鸣依旧回响在这片丘陵地带,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是政府的仁慈吧,看着每天为了生活灰头土脸的人们谁都有一点不舍。

      可是,谁又来怜悯这片土地呢?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吗?给工人留足生活的余地,又能还大众一片晴天。相对来说这类产业的厂房很集中,如果政府可以整体调控,规划出一个合适的产业群落,在其周围重点加设绿化带,实施硬化出入道路,定时洒水等措施,效果一定比例行公事的限制要明显的多。而当这一切都得以解决,再加上工业园紧锣密鼓的建设,羊范的明天一定会是前所未有的辉煌。

 

      晴天,心中的那一抹绿色,不会只是在梦里,而是写满每一张满意的笑脸,我们都在期待。

2、十指春风
      女人不愿拈针线好久了。忽一天满街疯狂的十字绣,女人的包里放着未完成的作品,课堂上慵懒的女生也突然忘情地挑起针线,让我着实一惊。诞生于欧洲宫廷的十字绣堂而皇之步入我们的乡土,我们传统的刺绣哪里去了? 那古典又时尚的丝线,一根根拉来扯去的文化乡愁,如今轮回成各样的形式静息于民间了。抚摸一段刺绣,犹如玩味前朝的诗文与墨香,心不由得细致起来。 

 

      古人比今人更好美,懂得美。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中说道:“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好一个“十指春风”,骤然间所有关于刺绣的形容词都失了色。 

 

      而中国民间艺术都称刺绣等为女红(gōng),私下觉得若真是“hong”,岂不更美。那种纵深的家族性传承,根深蒂固的女性气息,回味无穷。 

 

      幼时看评剧《花为媒》,两个绝色女子洞房互赞,大开眼界,五可夸月娥道:“上身穿着本是红绣衫,踏金边又把云字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某处什么花色繁复讲究到极致,穿得还是衣服吗,是披了一身奇葩。 

 

       而《红楼梦》里的描写更为惊艳,单是那些名字及色彩之美早把人醉蒙三分。王熙凤一出场“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叫人眼花缭乱。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转身回来又是“银红撒花半旧大袄”,更多了风情。即便粗使丫鬟也“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俱是小巧,天工,绝色。 

 

      刺绣是个极细的活。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章写道:“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是无与伦比的技艺。袭人在宝玉睡榻前刺绣,“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可见绣时的心情亦是有传染性的。 

 

      想现在的服装真是简洁粗陋到令人发指了。女人安静下来也是手拈咖啡或书本,别说指尖生风了,针线不知如何穿引照样是精致女人。倘能为心上人编织一条围脖,已让人惊叹了。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女孩子最用心的当然是嫁衣了,怀着美好的愿望,绣鸳鸯戏水,蝶恋花,如果刺了手滴了血,恰又依形刺出花朵来,则自己就在其中戏水,千遍勾勒想象中的郎君,是绣自己的未来了。且看唐朝胡令能的《咏绣障》: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柳浪闻莺,十指间端的是心思俏娇,这等春风任你铁尺男人心,也当下柔情起来。乾隆下江南时就曾爱上过一位俊俏的绣女,打动他的想必是倚窗安静的身影。“独坐纱窗刺绣迟。泪沾衣。不见人归见燕归。”汪元量的《忆王孙》把这一情景作了销魂透骨的描述。 

 

      而一件绣品的价值与份量又重到关乎婚姻与生命。一对夫妇结婚,入洞房时男人累倒先睡了,光光的身子上系个刺绣肚兜。女人家乡有个风俗,要在新婚之夜把自己绣制的肚兜给新郎系上,表示拴住男人,可自己的绣品还在箱里,男人的一定是相好送的,竟然戴着以示纪念。女人心沉了,大树上拴个扣荡悠悠去了。男人一觉醒来房前屋后寻遍,新娘已然三魂出壳。原来两地风俗不同,男人家乡是新郎备好红肚兜送给新娘,新郎官兴奋中自己先系上了,这才酿成悲剧。 

 

      那黛玉寄居红楼,病歪歪弄了半年才得的荷包给宝玉,误解被小子们拿去,遂抄起剪子把正在进行的绣品咔嚓剪碎,零落一地,二人俱各心碎。那荷包就是爱情是小命。黛玉如此清高的读书人也会拈起针线,细细地穿一两件来,再不齿女红,也不希望心爱的男人身上佩戴别人的手绣。 

 

      我家奶奶也是绣中高手,祖上三代行医,也算是大户人家。家中针线笸箩里曾有两件奶奶的绣品,一是小巧的荷包,浅灰底色,边角用深蓝的布条细细裹起来,中间刺了一枝净开的莲,绿茎粉瓣,活灵活现,色彩过渡看不出痕迹,极细密平展的,爱不释手。我便揣在兜里,偶尔得了几角簇新的钱塞进去,随时拿出来显摆,终于有一天丢失了,挨了母亲一顿骂。母亲心疼的大概是钱,我则心疼那荷包。另一个是针线包,有外套和内瓤,同样浅灰的底子,刺着蓝紫色缠枝花朵,非常静美。奶奶很早守寡,白天硬撑着当挑担队队长,外号铁姑娘,夜晚孤单的煤油灯下,不管绣些什么,到底有些凄凉。 

 

      我没有见过母亲收藏她年轻时的绣品,那时正是困难时期,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换回五彩丝线。但我和姐姐确是经了母亲指导开始懂得刺绣的。 阳光暖暖地透过贴着窗花的格子窗,木桌上摆着竹制的花绷子、布料与丝线。描花用的是糊窗户剩下的小型张,大小不一,细薄柔韧,妥贴地夹在书间,描下喜爱的图案,绘在待绣的枕套、手帕、门帘上,未挑绣线先美三分。现在懂得,剌绣是要心境的。爱的不是绣成的花朵,倒是低头弄莲子,莲子轻如水的美。 

 

      姥姥家的一个姐姐出嫁,分派母亲绣一个粉红的门帘,鸳鸯戏水的图案,四个大字“团结友爱”。我和姐姐谁有空谁来,仿佛自己的快乐与祝福也嵌进花瓣了。“花随玉指添****,鸟逐金针长羽毛”,那情景温暖又美好。 

 

      后来更换了刺绣方式,叫掇花。针也叫掇花针。速度快,允许粗些,背面刺进,正面留出寸长的线头,之后剪平,毛绒绒的,充满厚实感。我喜欢刺出最艳最胖的花朵。十岁左右时,申请到自己完成一幅作品的机会。白色厚实棉布,松竹梅鹤图,猛看还真是回事,做成了枕套,家中多少个孩子耳鬓厮磨过,至今还完好如初,实在够结实。每次回家,照例要母亲拿出这个枕头用,对女儿炫耀:看,这是你妈幼时的手艺。 

 

      多年后刺绣再没拿起过,倒是乡间的母亲一直没忘这营生。村头乘凉,与娘儿们说笑着,一边就纳成一双双鞋垫,花样繁多,最妙是熊猫戏竹图。我也给先生仔细纳了一双,谁知竟不穿,说好好的工艺品应该镶上镜框挂墙上,怎么能天天让臭脚丫子一点点熏破呢。至今也就还收着。后来母亲又发展成毛线挑花了,脚底花色蹁跹,白嫩的脚踩上去,犹如踏在春天的野径上,岂止是舒服。 

 

      所以看十字绣那么得女人迷恋,上厅堂入卧房,心里真是异样滋味。翻出少年的花绷子在牛仔裤上绣了一朵桃花,立刻寻着些安慰。虽然十字绣不过是机械重复,到底是细细针脚密密缝,平常女儿也成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而该死的机器绣,才真正伤了现代女性的纤细玉手和传统女红的兰质蕙心。 

 

      真正的刺绣是绝活,是精妙绝伦一叹三回的艺术。也许那种高难度让女人忘而却步,但绝不是深不可测。起于民间,落于民间,我并没有对它失望,万物都是在轮回中永生,多年前的流行风也许转眼就能回来。如此,刺绣、弹琴、作画、读书等雅事美德,一准会像山野的青草,一阵春风就铺到天涯了。


目录

一、优秀文章
二、优秀励志文章
三、精选优秀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