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民间艺术曲调 天津岔曲(3)

2016-06-23 >>编辑:常识坊整理

6、曲目分类 传统岔曲曲目数量较多,按曲词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 一、描写四季天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的,如《春景》、《秋景》、《踏雪寻梅》等; 二、才子佳人抒发情意的,如《换却罗裙带》、《怕到黄昏》等; 三、



民间艺术曲调 天津岔曲


6、曲目分类

      传统岔曲曲目数量较多,按曲词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

      一、描写四季天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的,如《春景》、《秋景》、《踏雪寻梅》等;

      二、才子佳人抒发情意的,如《换却罗裙带》、《怕到黄昏》等;

      三、各种赞、赋,如《赞松》、《赞剑》、《清明赋》、《秋声赋》等;

      四、根据小说、戏曲故事改写的,如《太虚幻境》、《潇湘馆》、《拷红》等;

      五、描摹景物及游戏文字,如《说风不露风》、《曲牌名》、《百戏名》、《反风雨归舟》、《反赞剑》等;

      六、喜庆贺词,如《喜千秋》、《喜报三元》、《福增寿添》等。

      民国二十四年(1935)故宫博物院曾出版过《升平署岔曲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编演了一批新岔曲,流传较广的有《有这么一个人》、《红军过草原》、《志愿军英雄赞》、《怕》等。

      清乾隆年间岔曲还有平岔带戏的形式,主要由优童演唱,分正旦、小旦角色,极艳丽之能事。这种拆唱形式,实为后世牌子曲拆唱之滥觞。清代中叶,岔曲班社很多,后渐衰落,到同治、光绪之际,业此者仅剩七八班。到民国初,岔曲已经完全融入单弦牌子曲,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偶作单独节目演出,而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曲种存在。

7、代表人物

      岔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继宝小岔后,出现过许多曲师和唱家。乾隆时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云:“同乐轩中乐最长,开来轴子未斜阳;打完八角连环鼓,明庆新班又出场。”可见岔曲演出之盛,而这些唱轴子的演员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单弦牌子曲兴起之后,演唱单弦牌子曲的名家司瑞轩、德寿山等,也都是演唱岔曲的高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擅唱岔曲的只剩下屈祥利、王贞秀、广绍如、阿鉴如等十余人。后来,只是单弦牌子曲演员在上场后先唱一段岔曲,试试丝弦高矮,调定调门儿。然后,再正式演唱单弦牌子曲节目。单弦牌子曲著名演员荣剑尘、谭凤元、曹宝禄等都擅长演唱岔曲。北京还有很多岔曲爱好者,经常业余聚会,演唱岔曲,坚持多年不断。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