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2)

2016-11-30 >>编辑:常识坊整理
  
四、特色景观

1、白族民居
在喜洲,白族民居建筑俯拾而是。据考证,喜洲是大理白族民居保存最好、最多的地方,现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民国年间建造的白族民居就有99院之多,占地717亩,其建筑形式均为两层楼结构的“一房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种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重院。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布局合理有序,且用苍山石垒墙,房屋构架具有较强的防震抗震功能。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房两耳”,即是一幢三开间的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建筑最典型的形式,中等人家一般都住在这样的院子里。这类院子一般以靠山面海的一幢为主房,三面房屋加主房对面的照壁,组成封闭式院落。主房两头有漂亮的漏阁,自成一个小天井,院心均用大青石板铺地。大户人家一般居住的是装饰华丽的“四合五天井”大院或一进数院的“六合同春”。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

  
2、“风水树”
一来说喜洲,首先见到的是村头那两棵枝叶繁如叶盖的大于树。这是在我国北方难得见到的一种乔木,俗名又叫万年青,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的象征,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大青树是一个古老的白族村庄都有少不了有自己的风水树。这种树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

 
喜洲村头的这两棵树,年代已经很古老。传说这是两棵一阴一阳树,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劳动间歇时,村民常在树萌下的小憩;“绕三录”的长蛇阵般的队伍要绕着它狂着它狂欢;就是村上的人死了,送葬的人群也要朝着它绕一周,并把纸幡插在树下烧毁,藉以寄托死者对村庄的依恋。不远处东北角的村在里也有一棵老太太青树。每当秋天到来,常栖满了雪白的鹭鸶,这是喜洲特殊性有的景观。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


3、中心四方街
是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这里竖着一座石坊,这就是近年来修建的“文明坊”。这个地方原来的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能性以把名字刻上。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特别关注 / special

  •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 喜洲镇 “五朵金花”的故乡
  • 吃西餐的十大基本礼仪,西餐礼 吃西餐的十大基本礼仪,西餐礼
  •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偏办法 治疗咳嗽最有效的偏办法
  • 京东 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