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一、纪念馆信息简介
1.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遗址之上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于1985年8月在南京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抗战类纪念馆。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纪念馆和旅游目的地。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遗址之上,景区内陈列有大量独特的建筑、雕塑、历史文物和历史图片,辅以景区和平公园、胜利广场等其它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人文生态景观,形成了由历史和人文相糅合的丰富的观赏资源。
2.纪念馆含三个基本陈列
目前,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共展出5381张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利用适量的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及自媒体终端技术,智慧而严肃地表达了暴行、抗争、胜利、审判、和平五大主题。对南京大屠杀、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历史在全球的传播和认知做了巨大的贡献。
3.纪念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纪念馆内现存两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分别展示了1998年以及2006年发现的遇难同胞遗骸。同时还珍藏着抗战类、胜利类、“慰安妇”制度类等多个系列的级别以上文物6000多件,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牧师用于拍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的摄像机和影像资料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4.纪念馆“三个必胜”
2015年12月,“三个必胜”新展馆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后,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布有7处广场、23座单体雕塑和一座大型组合雕塑、8处各种形式的墙体、17座各种造型的碑体。融建筑、雕塑、展陈、遗址、文物、档案、人文景观于一体。
纪念馆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日本“慰安妇”制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综合型博物馆,大量的文物、照片、历史证言、影像资料、档案以及遗址对历史真相做了完整的阐述,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抗战老兵等人证进行援助。
4. 纪念馆接待介绍
自1985年8月15正式建成开放以来,截止到2017年底,共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370万观众。先后接待了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长春、李鹏、朱镕基、尉健行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美国前总统卡特、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树、鸠山由纪夫、澳大利亚参议院议长玛格丽特·里德、韩国前总理姜英勋等;3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驻沪总领事也曾来景区参观。近年来,近百次接受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媒体采访。
4.纪念馆荣誉
纪念馆199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委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历史的主题得到固化和升华,并将持续不断地向中国和世界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