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造人”的若干事件中,没有什么比一个胎儿的性别更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不过,这里我并不讨论生男生女的“技术性手段”,而是在想一个问题:宝宝的性别,对你意味着什么?
宝宝的性别,对你意味着什么?
“建设银行”or“招商银行”?
妻子孕期产检时进行B超检查,虽有明令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但仔细分析医生们的话语,还是会获得很多信息。比如,医生轻声言语道“可能要准备房子了”。你懂的,买房子的人大多都是男士。
转眼之间,儿子芦柑就半岁了。妻子经常抱着他在小区散步,没几天就被门卫大叔冠以“两百万元的债”。你想想看,等这小子长大结婚成家,几百万的房子总得拿得出手吧。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个“债”怕是会越来越沉。人们都说,生男孩是建设银行,生女孩是招商银行。这反映了眼下社会工作、家庭组成上的许多有趣点。男人就应多劳碌付出,出门打拼闯天地,女人则恰好相反。
在动物世界里,雄性动物的特征大多是互相争斗、抵御外敌、攫取食物,显示自己的身份与统治权。雌性的主要任务,则更多被赋予生养后代。将视角转换到人类时,境遇并未发生过多改变。女性应是承担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者,这被视为理所应当,无论是更换尿片,还是弄一餐胡萝卜土豆泥。
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也是眼下流行的观点。男人总被寄予更多的期望,这种期望被延伸到当他还是一名孩子的时候。男孩既然要建设,自然要“穷养”,让其体悟生活之不易,进而努力工作。女孩既然能招商,那就要富养,更多强调性情陶冶与品质培养。
不过,等妻子看了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后,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男孩也要富养,别长大了成了心理扭曲的屌丝男。我倒内心安好,觉得等这小子长到18岁,就该主动为自己的人生多加谋划了——他应该像一名经营者一样自负盈亏,不管自认为是土作坊还是大公司。此外,我倒觉得所有宝宝都是打上个人Logo开发银行。“开发”就像是投资,不管你是“建设”或“招商”,那父母都应像一名天使投资者一般,投入自己全部的爱心与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