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
一、白药子的产地及价格
1、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2、价格:30元/kg
二、白药子的图片
三、白药子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1.《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白药,味辛,《经》云气温,《日华子》云冷,当是辛寒之药无疑,故无毒而能解毒。金疮出血过多必发热,热则作痛,不得生肌矣,凉血清热,则其痛自止,肌自生也。又《药性论》、《日华子》二条所主,皆解热散结之功,则其为寒明矣。
2、《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
3、《唐本草》:主金疮生肌。
4、《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
5、《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6、《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
7、《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
8、《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10、《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四、白药子的食用方法
1、治咽喉肿痛:白药子一两(捣罗为末),龙脑一分。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龙脑丸)
2、治喉中热塞肿痛,散痰散血:白药子、朴硝。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斋直指方》白药子散)
3、治风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药子三两,黑丑五钱,同炒香,去黑丑一半为末,防风末三两,和匀,每茶服一钱。(《圣惠方》)
4、治衄血不止:红枣、白药子(各烧存性)等分。为末,糯米饮眼。或煎汤洗鼻,频频缩药令入。(《经验良方》)
5、治衄血汗血:白药子二两半,生地黄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药子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子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药子散)
6、治心气痛,解热毒:白药子根、野猪尾。二味洗净,去粗皮,焙干,等分,捣筛,酒调服钱匕。(《本草图经》)
7、治诸疮痈肿不散:生白药子根,捣烂敷贴,干则易之。无鲜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本草图经》)
8、治瘰疬疮:白药子子不拘多少,为末,临卧冷米饮调下一钱。(《卫生家宝方》白药子散)
9、治一切天行:白药子研如面,浆水一大盏,(冷调二钱)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内如车鸣,疞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同煮浆水粥,于井中悬著待冷,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海上集验方》)
五、白药子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应立即停药。
六、白药子如何保存
晒干后置于干燥处
七、白药子的忌人群
1、《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