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塞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综合治疗。
二、概述
1、所属科室
神经科。
2、发病部位
脑血管。
3、主要症状
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语及智力障碍为主。
4、多发群体
45~70岁中老年人。
5、主要病因
脑动脉硬化、栓塞等。
6、别称
缺血性脑卒中。
三、病因和病理
1、病因
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是局灶性血液供应障碍,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均可造成脑供血动脉缺血。病变和功能障碍的程度取决于血供不足的发生快慢与时间长短、受损区域的大小与功能,以及个体血管结构型式和侧支循环的有效性等因素。
2、病理
(1)、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基础研究揭示缺血性损害机制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集中在以下方面。
(2)、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时间窗
缺血半暗带的概念最早由Astrup于1977年提出,其将缺血半暗带定义为:围绕在不可逆性损伤周边的区域,表现为电生理活动消失,但尚能维持自身离子平衡的脑组织。半暗带细胞存活的时间即为治疗时间窗。缺血后大部分周边区的血流可自发恢复(有时可高于正常水平,为高灌注状态),但如不在治疗时间窗内恢复灌注,则周边区内细胞仍无法存活。
(3)、脑缺血性损害的瀑布效应
急性脑缺血后神经组织的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细胞膜去极化而膜内、外离子平衡紊乱,继而兴奋性氨基酸和神经递质释放、通过各种渠道导致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激活细胞的蛋白酶、磷脂酶和过氧化系统,产生蛋白质水解和各种自由基,损伤神经组织。这些改变几乎是同时或在极短的时间内次序发生,故称瀑布效应。
四、临床表现
1、大脑前动脉综合征
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皮质的内侧面,包括支配对侧小腿的运动和感觉皮质、膀胱抑制或排尿中枢。出现对侧小腿的瘫痪和感觉缺失,因反射性排尿抑制的损害引起急迫性排尿。此综合征临床不常见,可能是因为大脑血流主要流向大脑中动脉。
2、大脑中动脉综合征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大脑中动脉病变最多见。大脑中动脉供应绝大部分的大脑皮质(外侧面)和深部皮质下结构。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分上侧分支,供应支配对侧面部、手和手臂的运动感觉皮质和优势半球的语言表达区(Broca区);皮质下侧分支则供应视放射、视皮质(黄斑视力)和部分感觉皮质,及优势半球的语言感受区(Wernicke区)。
3、颈内动脉综合征
颈内动脉来源于颈总动脉,其分支除前面讨论的大脑前、中动脉外,尚发出眼动脉供应视网膜。颈内动脉病变程度依侧支循环的情况而定,侧支循环多数是缓慢进展的动脉阻塞而代偿的结果。有作者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约1/5颅内或颅外颈内动脉阻塞。近15%病例,颈内动脉的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阻塞前,有TIA的先兆或同侧眼动脉缺血导致一过性单眼黑隙。
4、大脑后动脉综合征
一对大脑后动脉发自基底动脉的尖端,供应枕叶皮质、颞叶内侧面、丘脑和中脑头端。通常由于栓塞发生在基底动脉的尖端,可以阻塞一侧或双侧后动脉,栓子可崩解而不出现症状,或部分的大脑后动脉梗阻。
5、基底动脉综合征
基底动脉起自双侧椎动脉(某些个体仅有一支椎动脉),行进于脑干腹侧,并于中脑水平分又为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分支供应枕叶、颞叶内侧面、丘脑内侧、内囊后肢和整个脑干及小脑。
6、椎-基底动脉长旋分支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长旋分支是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应脑干背外侧,包括位于背外侧的脑神经核和进出小脑传导束的小脑脚。
7、椎-基底动脉旁中央分支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旁中央分支行径于脑干腹侧至四脑室底,供应脑干的内侧面,包括大脑脚内侧、感觉传导通路、红核、网状结构和内侧的脑神经核(Ⅲ、Ⅳ、Ⅵ、XI)。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2、介入和手术治疗。
3、综合治疗。
4、恶性脑梗死的手术治疗。
目录
一、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二、概述
三、病因和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