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伯德小姐》是什么
1、青春片
提到青春片,驻扎于我们记忆一隅的多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桌的你》《匆匆那年》这类校园电影,在这些影片中爱情通常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生时代因为那一个人而初觉暧昧与心动,如玻璃瓶般干净而又脆弱的感情被最大化地呈现,偶尔还夹杂一些戏剧化的情节来冲击观众的三观。
2、是我们青春最真实的模样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青春并没有那么多的“抓马”,那些不为人知的心动大多有始无终,成为我们青春的注脚,与青春共生的多是无穷无尽的考试修罗场,三五成群可闹可笑的好友,永远对我们不满意的家长,以及脑海里不经意间掠过的对未来的迷茫和焦灼。而《伯德小姐》演绎的大概就是我们青春最真实的模样,整部电影就像是根据我们青春时期的日记本改编而来,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于其中找寻到那个属于自己的青春期的影子,并与伯德小姐产生最真切的共鸣。
二、青春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出逃
1、主人公
电影的主人公克里斯汀给自己取名为伯德小姐,lady bird,正如这个名字一样,她希望自己可以如鸟一般飞离平凡的家庭,逃出乏味的加州小城,去往繁华的纽约东海岸读大学。尽管家里的物质条件并不能支撑她上纽约的大学,母亲也只希望她去家乡附近的城市读书,但她仍然一意孤行。
2、渴望改变
的确,从小生长的地方已经过于熟悉,熟悉到平静,平静到无聊,那种一眼望去就能望到生命尽头的日子太一成不变。于是,我们如克里斯汀一样,渴望去往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渴望充满跌宕起伏的精彩生活,迫切想要逃离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3、去纽约
克里斯汀的母亲在得知女儿还是申请了纽约的大学后,感受到了女儿的背叛。克里斯汀带着哭腔向她道歉:“我不是有意要伤害你的,我很感激你为我做的一切,我很抱歉,我很抱歉想要更多”。那一刻在屏幕前的我也如鲠在喉。
4、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深知家人对我们的的付出,但总有些东西是家人无法给予的,比如梦想。同样他们可能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想要那些东西,为什么在得到了那么多之后还不满足。我们深感抱歉,但我们依然会选择出走,背负着对家人的歉疚去往那个心目中的理想的“朝圣之地”。
三、青春是与家人争吵再和解
1、与母亲的对抗
整个电影中,克里斯汀与母亲的和平相处甚少,她就像一头暴躁的小兽与母亲持久对抗着,双方都不肯妥协。在电影开头,她就与母亲因为一点小事而在车上争吵,母亲的斥责总有让人生气的力量,沉默抵抗没有效果,她终于爆发,一眨眼从疾驰的汽车上跳了下去。她宁愿选择跳车这样危险的举动也忍受不了再与母亲多待一分钟。
2、母亲的爱
但其实她并不怀疑母亲对她的爱,这种爱与生俱来,没有条件,从她决定当她的母亲开始就已经开始。她困惑的是母亲是否喜欢她,抛开那无条件的爱,是否欣赏她、认可她。于是在母亲陪她去购买毕业舞会的礼服时,隔着试衣间的一扇门,克里斯汀对母亲说:“我希望你能喜欢我”,门外的母亲叹了口气,“我当然爱你”,于是她马上出门又问了一遍“但是你喜欢我吗”,是喜欢而不是爱,母亲回答到:“我希望你可以努力成为那个最好的你”。
3、与父母的争执
我不禁回想起初高中时候,我每次回家几乎都会与父母发生争执,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掀起一场战争,经常被父母的话气得直跳脚,一边哭一边摔门,似乎关上了门也就将父母的斥责关在门外。我当然知道家人爱我,但我们始终无法好好相处。在那段时间,我思考了好久父母对我的感情。因为尽管他们爱我,他们还是常常抓住我的软肋伤害我,还是会因为我的小错误而雷霆大怒,还是无法理解我,支持我并认可我。
4、家人是永远的后盾
我没有像克里斯汀一样,直截了当地去问我的父母。中国人讲求含蓄,于是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十分含蓄。而表达爱、渴望爱、会让我尴尬,也会让父母尴尬。我与父母的和解是过了很久之后,在我经历了许多变故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家人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家人本身是有缺点的,他们也可能会将关心和爱藏于心底,并时常误解自己的子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我们的斥责可能是想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因为是最亲的人,所以才会希望我能成为比他们更好的人。而当我们在外面的世界横冲直撞,受到委屈与伤害,家人永远会立于原地,用温暖的手臂宽慰我们。
目录
一、《伯德小姐》是什么
二、青春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出逃
三、青春是与家人争吵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