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

2019-11-22 >>编辑:常识坊整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二外”,是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高校,我国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之一,中国旅游界最高学府,于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

2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二外”,是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高校,我国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之一,中国旅游界最高学府。

创建
于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北二外于2013年成功加入CIUTI(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跻身世界顶级语言类大学行列。自建校以来,学校已经建成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外交家的摇篮”和“旅游人的港湾”。

规模
截至2016年3月,全校共有26个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专业,建立50余个研究所(中心),同150多所其他国家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校硕博研究生、本科生达万余名。

19.湖南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HNU)”,中国一流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同建设,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PACE计划,建有中国书院博物馆、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一所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亦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金砖国家网络大学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创建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02月01日,省立湖南大学成立。1937年07月0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第1497号指令,正式批准省立湖南大学改为国立湖南大学,成为当时第十五所国立大学。1949年09月,国立湖南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湖南大学。2000年,隶属中国人民银行的湖南财经学院与湖南大学合并。千余年来,这里学脉绵延,弦歌不绝,故有“千年学府”之称。

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先后有34位校友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16位毕业生当选为两院院士,1位全职教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全职教授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18.西南财经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创建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规模
在学校办学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开办33个本科专业,下设27个学院(中心、部);拥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

17.北京语言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简称北语,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

创建
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规模
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共有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90万册,数字图书3万多册。教职工1272多人,中国学生4万多人,外国留学生近9000人次。


16.中国政法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诞生于1952年,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1]

创建
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法律系、政治学系,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燕京大学法律系、政治学系和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高校。1965年,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故被撤销。1979年复办并面向全国恢复招生。1983年,在中央的直接推动下,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2]

规模
截至2015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833人,其中本科生8727人,研究生6110人,留学生996人;教师951人,其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师864人,辅导员87人;教学科研岗位教师中教授296人,博士生导师192人、硕士生导师806人,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9.58%。

15.华中科技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1]  。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学校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创建
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入选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规模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拥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湖北省重点学科34个。在校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各类留学生1745人。


14.北京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亲笔题写校名;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规模
清代末年建校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名师先贤曾在此弘文励教。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13.湖南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Hu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身为1938年创立、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1984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著称、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性师范大学,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规模
截至2015年,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的化学、物理学、临床医学三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长江学者4人、国突专家7人、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杰青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先后培养出了刘筠、陈星旦、孙家钟、夏家辉、印遇龙、谭蔚泓、陈大可7位院士,院士校友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


12.西南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1]

创建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农学相关系科分别与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此后,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相继并入。[1-2]

规模
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占地面积9600余亩,由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西塔学院等组成;其中,北碚本部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馆藏图书462万余册;拥有37个学院(部)、教学单位,[3]  10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5万余人,专任教师2921人。[1]
此外,西南大学还是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11.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位于中国重庆,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创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年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规模
截至2013年底,四川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1077.8亩,校舍面积44905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62.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519.63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91.5万册;下设22个教学院系(部),本科专业36个;拥有在校生人数14833人(其中硕士生1356人、本科生13209人),专任教师810人。


10.华东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创建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规模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设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设有3个学部、26个全日制学院、79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14079人,其中本科生13878人,专科生201人;在校研究生1500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21人,硕士研究生8875人,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3208人;留学生4215人;有教职工3982人,其中专任教师2215人。

9.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连外国语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坐落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为辽宁省省属高校,是一所以外语为主,文、管、经、工、法、艺术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1]

创建
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于1964年,时为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1-2]

规模
截至2016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2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94.27万元,馆藏印刷型文献184万册;下设21个教学单位,33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7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4606人。


8.山东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SDU)”,坐落于中国山东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32所副部级大学之一。属于“111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高等院校,也是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创建
山大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 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

规模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截至2013年,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全日制本科生41437人,研究生16034人,留学生1737人。

7.南京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创建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规模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总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6个,开办本科专业9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7个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共有在职教职工3240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6314人,研究生10514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


6.复旦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1]

创建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规模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5.厦门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1]  ,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学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创建
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2]  。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占地超过9000亩。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动工建设。校舍建筑总面积19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84.5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5.29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3]  。

规模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7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含海外学历留学生1657人),其中本科生19739人,硕士研究生16875人,博士研究生3164人。


4.南京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  ,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

创建
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 ,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先后历经多次变迁。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5]  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学衡》月刊的创办,使得南京大学成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1949年由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规模
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也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

3.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专科(高职)、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

规模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为74.7公顷。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有馆藏纸本文献约100余万册(其中逾半数为外文原版书籍)。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数字音像教育资源库。学校拥有同声传译系统,以及卫星地面接收装置、闭路电视系统、无线网络系统、语言实验室等办学设施。

师资
截至2014年7月,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38个本科专业,包括25个语言类专业和13个非语言类专业; 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员工1305人,在校学生10063人,其中本科生5972人,研究生2827人,留学生757人。


2.北京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创建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 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1952年院系调整,校园从内城沙滩红楼迁至西北郊燕园。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

规模
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1.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年中国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top20
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北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创建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规模
截至2014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124.7万余册;辖21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303人,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142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814人,研究生22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2人、硕士研究生1840人),外国留学生1324人。

目录

2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9.湖南大学
18.西南财经大学
17.北京语言大学
16.中国政法大学
15.华中科技大学
14.北京师范大学
13.湖南师范大学
12.西南大学
11.四川外国语大学
10.华东师范大学
9.大连外国语大学
8.山东大学
7.南京师范大学
6.复旦大学
5.厦门大学
4.南京大学
3.上海外国语大学
2.北京大学
1.北京外国语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