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皈依佛门十利五戒

皈依佛门的好处

2019-11-03 >>编辑:常识坊整理

皈依佛门的好处 一、皈依佛门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

一、皈依佛门的利益
1.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之妙药,疗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

2.皈依三宝功德利益
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备的条件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总结经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点:

(1)正式的佛弟子
找到了宇宙间第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作为老师,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2)恶道除名
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立刻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3) 提升自身修养
如顶戴宝冠,身着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

(4)受保护、加被
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

(5)受尊敬
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

(6)健康平安
消灾免难,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会成就。

(7)得大富贵
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8)少烦恼
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到处都能得方便。

(9)有受戒的资格
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参加八关斋戒等。

(10)必定得度
终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度。
皈依佛门十利五戒
二、皈依后的五戒
皈依的人,有的仅仅是为了皈依三宝;有的还盼望求授五戒。但不管想不想受戒,作为一个佛弟子,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严持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五常,仁是博爱;义是遵循道德规范;礼是不做不合法的事;智是要有智慧,维持苏醒的脑子;信是要有信誉,这和五戒所说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极其类似,所以说,五戒是我们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
    
1.不杀生
不杀生包含一切有情藏、思惟、记忆、知道冷热苦乐的生命体。当然,杀生有重罪和轻罪之分。重罪重要是指杀人,而杀牛马猪羊乃蚂蚁蚊子则属于轻罪。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犯下之后就失去了优婆塞或优婆夷戒;轻罪可以通过忏悔来清除业障。受戒之后若有违犯,就会有戒罪和业罪两重罪过,能忏悔是戒罪,但业罪依然仍是存在。可能大家对比关切受戒后是不是必需吃素的问题,能吃素当然最好,如果一时还做不到,吃些三净肉也不算犯戒,尤其是家庭主妇,要操持全家的饮食,免不了要接触一些荤食,只要不违抗杀生的原则也是没什么阴碍的。

2.不偷盗
在佛教里,偷盗也叫做“不与取”,只要是属于他人的东西,没有经由主人赞成就据为己有的行动都属于偷盗。

3,不邪淫
所谓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系以外的,不为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

4.不妄语
凡是与事实真相相违抗的语言都属于妄语。在佛教里,又有大妄语和小妄语之分。如果你原先没有道德,却诱骗别人说有道德;或是原先修行没什么境界,为骗取恭顺和赡养而大肆吹嘘,凡此种种,都属于大妄语,属不可悔罪,并会因之失去优婆塞及优婆夷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某事却说没看到,没看到的又说看到了,则属于小妄语,是可以忏除的。还有一类为便利妄语,如到人家做客,为减少主人麻烦,原先没吃饭却说吃过了,属于便利妄语,没有什么罪过。

5.不喝酒
五戒的前四条属于性戒的领域,就是本体是违理的,不仅戒律所不容许,和社会道德也是相违抗的。而不喝酒是属于遮戒,为什么佛陀要制订这一条戒律呢?因为一个人饮酒后,会在失去理智的状况下犯戒。佛经里曾有这样的记录:有位持戒严谨的优婆塞,某次外出归来,因口渴难耐,误将酒当作水喝了,成果神志隐约,恰巧邻家的公鸡飞来,他便将鸡捉来杀了,这就同时犯下了盗戒和杀戒,然后,邻居来寻鸡,他推说没有看见,又犯了妄语戒,而邻居又是位英俊的少妇,他一时兴起,成果邪淫戒也犯了。所以,佛教倡导禁酒,重要是为掩护前面四条戒。当然,也有开许的时候,如果是生病须要酒来治疗,仍是许可的。
皈依佛门十利五戒
三、皈依后应做的三条
1.皈依佛后,要恭敬佛陀
在可能的情况下,见到佛像就应当顶礼、合掌、供养等。不但要恭敬佛像,包括佛像的碎片都应当恭敬。比如,如果发现在不干净的地方,有一块佛像碎片或者残旧的佛像图片,就要拿起来先搁在自己的头顶顶礼,然后找一个干净地方,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在那里。如果环境不允许顶礼、合十等行为上的恭敬,也没有关系,只要内心里恭敬就可以。

2.皈依法后,要认真行持佛陀的妙法,对教法与证法乃至一言一字都要恭敬
不论大、小乘,凡是佛法都要恭敬,不能毁谤。恭敬法就必须恭敬法本,要将经书放在干净的地方,而不能放在地上、屁股下面、凳子底、夹在腋下,或者不干净的地方,脚不能在法本上踩跳跨越,不能在经书上涂画和手沾唾液翻书页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不但要恭敬法本,哪怕经书上的一个字,也都要像对待佛像的碎片一样恭敬。

3.皈依僧后,对所有的圣者、大、小乘的僧众都要恭敬
乃至对待僧衣都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应生起真实僧宝之想,恭敬供养、顶戴,置于净处,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在《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等教言中还提到:皈依上师后,要对为自己开示取舍道理的上师、善知识,生起真实佛宝之想,甚至连上师的身影也不能践踏;对上师所赐予的教言生起真实法宝之想,依教奉行;对上师的眷属和弟子以及与自己共同持梵净行的道友们,生起真实僧宝之想,身语意恭敬,不做令他们不欢喜的事。


目录

一、皈依佛门的功德利益
二、皈依后的五戒
三、皈依后应做的三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