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性裁员
  (1)概要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经营管理,因经济或技术等原因一次裁减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以上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劳动者。
  经济性裁员具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限制,用人单位裁员时必须遵守规定。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2)适用情形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3)裁员时应优先留用的人员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δ成年人的。
  (4)裁员后重新招录的限制
  用人单位依法裁减人员时,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5)经济性裁员的例外
  即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依据第40条非过错性辞退和第41条经济性裁员的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δ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