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在上网青少年中,有13%左右的人上网成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和学校难以破解的难题。17岁的西安少年张磊,曾经被称为神童。这名少年一度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严
来自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在上网青少年中,有13%左右的人上网成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和学校难以破解的难题。17岁的西安少年张磊,曾经被称为“神童”。这名少年一度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严重时曾两个多月没有去上学,每天上网20多个小时,最终被学校开除。今年春节过后,张磊通过14天的“戒网瘾”训练,一举摆脱了网络游戏的诱惑,重新回到了学校。本报记者历时两个多月,跟踪采访,见证他摆脱网瘾的经历———
17岁的西安少年张磊,曾因为三件事而出名。第一件,上幼儿园时,因聪明过人,被老师称为“神童”,直接跳级上了二年级。第二件,因上高二时,连续两个月逃课,每天上网20多个小时,被学校开除。第三件,则是因其通过14天的特殊训练,成功戒除了网瘾,西安电视台《关注》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邀其做客演播厅,讲述自己戒除网瘾的过程。
1、“神童”跳级
家住西安市凤城南路的张磊,父亲是名地质工程工作者,母亲从事货物运输。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不满一岁时,他便
跟着奶奶和姑姑生活,一直到 10岁时,奶奶去世。在幼儿园,张磊聪明过人,被老师称为“神童”,直接跳级,上了二年级。在学校,张磊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是个出了名的好孩子。
2、突然变化
2001年,张磊开始上初中。初一第一学期,张磊考试成绩两次名列年级第一,然而,从第二学期开始,成绩开始下滑。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讲。张磊告诉记者,他的这一变化,是因为与老师的一次“冲突”。
一次,有位同学小声问张磊:“语文老师教得怎么样?”张磊回答:“不怎么样,比我们以前的语文老师差远啦!”谁也没有想到,这句“悄悄话”,被语文老师听到,并在第二天上语文课时,批评了他。从此,他觉得这位老师在“冷淡”和“孤立”他,由此放弃了语文的学习。考试成绩因为语文拉了后腿,名次大降。为此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他一顿,母亲一天到晚地唠叨,使其在学校和家里都“失宠”,由此开始走进了网吧。
3、上网成瘾
张磊刚开始上网,大多是在上体育课和音乐课时,翻墙逃出学校去网吧。后来,逐渐演变到不上晚自习和旷课去上网。2005年10月,他仅在学校上了一个月课之后,连续2个多月不去上学,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其余20多个小时时间全部用于上网。
张磊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逃学去网吧,有次被抓住,他狠狠打了儿子一耳光,想把儿子叫回家,哪知孩子挣脱后,一连两天没有回家。从此,张磊经常上夜网,多次一连几天不回家。无奈,他们在家里买了台电脑,告诉孩子,要上网在家里上,别去网吧上,省得让人不放心。
张磊经常逃课去网吧,学习成绩差,结果被学校开除。后来张磊的父亲又给张磊换了一家学校。2005年9月,张磊在这所新学校开始了高二年级的学习。一个月后,国庆节放假,张磊开始整天上网,没有再继续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