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浙江省苍南县民间艺术 苍南渔鼓(2)

2016-06-16 >>编辑:常识坊整理

3、唱腔唱法 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旋律朴素婉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出现。其朗诵式的曲调,根据方言音调的自然变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畅。艺人在唱和表白中,常



浙江省苍南县民间艺术 苍南渔鼓

3、唱腔唱法

      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旋律朴素婉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出现。其朗诵式的曲调,根据方言音调的自然变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畅。艺人在唱和表白中,常运用声音的高低缓急变化,淋漓尽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苍南渔鼓还借助鼓与拍的轻重缓急来烘托跌宕多变的气氛,令听众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叙事方式上有顺叙、插叙,构思技巧上有伏笔等手法,还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抒情等手法有机结合。渔鼓在苍南颇受民众欢迎,曾流行于苍南境内的不少地方,那些渔鼓艺人(主要是渔鼓盲艺人)背着行囊走街串巷,进农村下田头,席地一坐,随手一拍,张口即来,深受群众欢迎。

4、传承方式

      苍南渔鼓的传承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依赖于艺人的“口口相传”。随着渔鼓老艺人的相继辞世,“人亡曲散,人走艺亡”,苍南渔鼓日渐衰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渔鼓被当成“四旧”破除,遭到致命打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录机的逐渐普及运用,渔鼓获得了新生机会,许多艺人将自己演唱的节目录制在磁带上,进行销售,也有人提着录音机走街串巷巡回播放渔鼓节目,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渔鼓传播范围,但也使渔鼓丧失了原汁原味的艺术感染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含平阳、苍南)登记在册的渔鼓艺人有60多位,现今还在专门从事渔鼓表演的艺人仅3人,最年轻的一位也已近花甲之年。

5、后继乏人

      面对苍南渔鼓艺人相继辞世、渔鼓艺术后继乏人的局面,近几年来,苍南县加大了保护力度,投入资金录制了传统唱腔唱本2600多张,整理曲目200多种,走访艺人300多人次,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经济手段鼓励老艺人带徒传艺;精心编排了《赌祸》、《生男生女都一样》、《矮仔村》等新曲目,每年组织下乡巡回演唱,丰富农民生活,把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