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襄阳民间艺术荟萃 襄阳小曲无与伦比(3)

2016-06-23 >>编辑:常识坊整理

3、民间文艺 排练歌曲有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等6大类,46种之多。其中汪扬歌等,就是古代楚歌流传至今的活化石,十分宝贵。 汉族民间舞蹈有端公舞、龙舞、大头和尚戏柳翠、赶象、司老爷查街、跳判



襄阳民间艺术荟萃 襄阳小曲无与伦比

3、民间文艺

      排练歌曲有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等6大类,46种之多。其中“汪扬歌”等,就是古代楚歌流传至今的“活化石”,十分宝贵。

      汉族民间舞蹈有端公舞、龙舞、大头和尚戏柳翠、赶象、司老爷查街、跳判、海马子、荷花舞等近百种之多。产生于夏楚、汉唐、明清的应有尽有,可谓是一条奔腾不患的舞蹈的长河,绵延不绝。

      戏曲有“高(高腔)、昆(昆曲)、越(越调)、提(提线木偶)、梆(梆子戏)、罗(罗戏)、卷(卷戏)、影(皮影戏)”和“一清(清戏即高腔)、二黄(汉戏)、三越调、梆子、花鼓、梁山调”的说法。即有京戏、汉戏、清戏、昆曲、越调、花鼓、梁山调、豫剧、罗戏、卷戏、曲剧、提线木偶及高腔皮影、越调皮影、汉戏皮影、豫剧皮影、河南曲子皮影等10多个剧种。

      其中襄阳花鼓、大越调、二黄(老汉戏)是“主戏”,即襄阳土生土长的剧种。其它的是“客戏”,是外地传来襄阳生根的。特别是主戏襄阳花鼓、大越调等剧种,代表着襄阳自身的戏曲文化特色,有着鲜明的个性。还有“襄阳腔”等声腔,为京、汉、滇等许多剧种所共用,远播海内外。

      曲艺有襄阳小曲、襄阳鼓书、枣阳大鼓、扇子人、宜城兰花筒、保康渔鼓、保康阴锣鼓、坠子与大调曲等,差不多每个县(市)都曾有自己的特色品种。

      汉族民间器乐的名气也很不小,如襄阳火炮、谷城的“什样锦”、保康吹打乐、老河口的国乐社吹打及坐唱伴奏、独奏、丝弦、古筝等,特别是王直夫老先生的下轮琵琶,保存的是金元遗法,在全国也弥足珍贵。王直夫老先生的嫡传弟子老河口现任音协主席余家冰,是继承并发扬了王老先生的技法,其中三弦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宗教音乐的特色也很鲜明,如佛道的管乐,从唐宋传承至今,保留有唐代的曲牌,宋代的缠达缠令曲式和“小唱”等演奏形式,还有曲牌叫作“诸宫调”的,乐器配置和插次安排,显然存有元代的遗韵,是宝贵的唐宋古乐。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