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4)

2016-06-23 >>编辑:常识坊整理

6、古朴优雅 特点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 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


6、古朴优雅

特点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 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乐器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前几年日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7、粤调南音

技艺

       南音演唱技艺全靠口授,清道光进士孔继勋(1792-1842),修订失明艺人锺德所唱南音旧曲,编成《今梦曲》(内容多以《红楼梦》为题材),是唯一一本南音曲集。锺德晚年到香港,《华字日报》再加整理出版。
至于伴奏乐器,沿门乞米者或手持椰胡,或在胸前缚一极短小古筝以右手拨弦。堂会则加入秦琴、洞箫、扬琴、三弦等。

作品万象


       “思往事,起惺忪。蓦地相逢,真似在梦中。今日成虚,痴情都无用,只惜幽欢情景,太过匆匆。怀人不言,又恨难成梦。”——《痴云》。它就是这样朴素,用广州话说就是“有个句讲个句”。想你就说,说不出口就唱。
也有改编自文学名著,故事凄美,令人百听不厌。


       “王听罢,更伤悲,谁无死别与生离?非是寡人抛别你,只为势穷无计效于飞。今日帐前休讲闲风月,待我共娘赋下呢首断肠书: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堪埋血泪如山积,踏碎梨花片片飞。”——《霸王别姬》。

       “含恨近前呼宝玉,君呀往事前情你可尽知。从此风流交付你,既有今朝何必有初时。话完意欲抽身起,君呀相逢从此渺渺无期。宝玉凄凉把罗袖扯住,叫句多情何必自伤悲。起凭鸳枕添惆怅,正系杜鹃啼血五更时。”——《潇湘泣玉》。

       《客途秋恨》是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叙述妓女心境凄婉的的生活。后来南海人叶瑞伯重编为广东地水南音,一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到了二十年代,编剧家黄少拔改编成粤剧,由白驹荣演唱。声音浑厚圆润,用真嗓代假嗓唱小生腔,唱出苍凉萧瑟的神韵,低徊婉转,荡气回肠,轰动一时。

       地水南音的《庙前》一曲,就详尽描绘了广州城从德兴街、靖远街、十三行、桨栏街、太平门到城隍庙的市井风情,如晚清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文化价值很高。香港的岭南文化学者梁培炽在《南音与粤讴之研究》一书中指出,粤调说唱文学不仅是岭南文苑中的奇葩,也在继承中国说唱文学中有着巨大贡献和地位。美国亚美研究学者胡其裕认为,中国说唱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南音、粤讴尤远播于世界。岭南文史专家冼玉清教授著有论文提到,粤调说唱文学在反映人民反帝、反侵略、反剥削以及推动晚清政治的维新改良方面,均发挥过重要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