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军械部评估了M1911手枪的战斗表现,要求柯尔特公司进行改进。柯尔特公司的改进之处有:
(1)、加宽准星,研制出帕特里奇瞄具(Patridge sight,一种平头厚叶片准星和正方形或矩形缺口照门组成的枪用机械瞄具,由曾任美国转轮手枪协会主席的帕特里奇发明),使射手在光照不良的条件下也能迅速瞄准;
(2)、加长击锤,使之更容易被拇指扳动;
(3)、缩短扣机距离,增加防滑纹;
(4)、握把背部设计弓形拱起,表面增加防滑纹,使射手握持更牢固;
(5)、改变握把护板的网格防滑纹,使握持更舒适;
(6)、扳机后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机的动作更轻松;
(7)、加长握把保险。
这些改进项目在1923年完成,通过试验的新枪于1926年6月25日被美军正式采用,并重新命名为“0.45英寸口径M1911A1自动手枪”。此后,该枪在结构方面几乎没有再进行大的改动。此外有许多外国公司或政府获得柯尔特-勃朗宁的授权而生产不同口径的M1911型号。
不过,对于第4点的改进其实是受到一定的争议。当初M1911A1改进的这个弧线的拱形设计,原因是军方认为训练不足的士兵开枪时有枪口偏低的情况(与握把倾斜度不够有关),因此增加这个弧形设计,使手自然伸出时,枪管更接近水平。但这个修改并不是很多人都认同。大多数熟练的手枪射手都认为直线形背板并不影响他们的射击精度,握持也并没有不自然的感觉,而且直线形的背板使整枪的外形更显简练和美观。所以虽然二战结束后,市面上大多数还是弧形的M1911A1,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自然淘汰,各大枪厂发现消费者都倾向喜欢直线形状,因此在今天,市面上新生产的1911式手枪大多为M1911直线形背板设计,而弧形的背板已经变成只存在于改装配件单上的名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41年到1945年期间,美军加上其他盟国的定货量足足有250万支(包括M1911和M1911A1)。为了能及时交货,美国政府增加了4个承包商来分担生产任务。战争期间生产的M1911Al握把护板的材料由原来的胡桃木改为褐色塑料。到战争结束时,仅是美国陆军就有270万支M1911和M1911A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M1911A1手枪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M1911A1仍被广泛采用,并出现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改型,例如缩短的M15指挥官型,不同长度、握把及其他配件的MKIV系列政府型手枪等等,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比赛型手枪。
1985年,美军决定以伯莱塔公司生产的9mm口径M9自动手枪代替M1911A1。当国会命令颁布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激烈反对,而美国海陆空三军内许多特种部队仍然继续使用M1911手枪作为辅助武器,仍然有许多人相信M1911手枪是最好的战斗手枪。
尽管美国军队的制式手枪已经更换为是的M9手枪,但各种M1911手枪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由于其大口径弹药在实战中无可比拟的绝对杀伤威力和精准且迅速的单动射击模式,美国一些精锐军警部队(如SWAT)一直将其列为特战成员制式手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的美国特种部队还是采用了几乎和上世纪设计上一模一样的M1911手枪。M1911手枪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复兴,特种部队和警察部门纷纷放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大量装备的9毫米口径的手枪,转而重新采用了一度被认为落后于时代的口径0.45ACP M1911手枪,如今世界最大的M1911手枪生产商——金伯(KIMBER)公司生产的“沙漠勇士”政府型M1911手枪就是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海军特遣队专门定制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