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14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模拟结果表明,亚洲地区的空气污染有可能加剧太平洋风暴。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全球气候模型,模拟对比了目前和历史上的污染情况,结果发现,受亚洲地区空气污染的影响,北太平洋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增加,海上的对流云变得更厚更高,导致大气层顶部短波和长波“云辐射”加强。
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王元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人为污染产生的悬浮颗粒物作为云凝结核及冰核,能够有效地改变太平洋风暴系统中对流云的微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颗粒物能够改变风暴系统中的热量分布,从而改变风暴的动力学特征,使得风暴系统加剧。”
他进一步解释说,太平洋风暴系统是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向高纬度地区输送热量和水汽的角色。因此,由于亚洲空气污染而增强的风暴系统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天气系统也有着重要影响,与已观测到的北半球冬季诸多异常天气状况有着潜在联系。但他也指出,有关亚洲空气污染与具体的极端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王元指出,这项新研究强调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尤其是人为排放的污染颗粒物对于全球范围内云、降水和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全球范围气候预测以及制定相关国际政策时,需要考虑除温室气体以外的悬浮颗粒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