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天津蓟县骆驼岭组

2016-06-05 >>编辑:常识坊整理

天津蓟县骆驼岭组

1、命名

    1982年邢裕盛等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天津蓟县城北骆驼岭至老鸹顶青白口系剖面。

 2、沿革

    本组原为高振西等(1934)所称“景儿峪灰岩”下部的一套碎屑岩,1954年郝诒纯称之为龙山砂岩(命名地点在北京市昌平县龙山),同年乔秀夫称龙山组。1958年曹国权在太行山北段称这套碎屑岩为丰泉组;1964年华北地研所和河北区测队等单位又称之为景儿峪组一段。1975年华北前寒武系座谈会建议将景儿峪组下部砂岩及页岩部分单独建立“龙山组”。1976年发现“龙山组”一名与南方龙山系混淆,故改称长龙山组。自1979年开展中国地层的编制,邢裕盛等1982认为无此“长龙山”地名,也不符合地层建组规范,故命名骆驼岭组。以蓟县城北骆驼岭至老鸹顶剖面为建组标准剖面。

3、特征

构成

    该组岩性主要由含砾长石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及杂色页岩组成。

    全组共分二段:

一段,底部含砾砂岩和砾岩,砾石表面常有褐铁矿薄膜。砾石分选差,铁质和泥质胶结;该段为层序地层低水位体系域(LST)的河流相沉积;

二段,主要为杂色页岩,颜色为绿、灰、紫红等,具水平波状层理,底部页岩夹海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透镜体;该段为海侵体系域(TST)的沉积。在页岩中含Chuaria,而在怀来龙凤山一带发现Vendotaenia, Chuaria circularis, Shouhsienia shouhsienensis, Longfengshania sp.等。

接触关系


    本组底部以灰黄色含砾石粗粒石英砂岩与下伏下马岭组假整合接触,上部以灰绿色页岩或粉砂岩假整合接触。但在沿边缘地带的唐山、滦县以及涞源一带,则见超覆于较老地层之上。

4、分布

    该组广为分布于涿鹿、蔚县、涞源及滦县、易县、兴隆、蓟县和宽城等地。
相关文章
特别关注 / special

  • 惨烈的人肉绞杀战——赵国邯郸 惨烈的人肉绞杀战——赵国邯郸
  • 艾因贾鲁战役及马木留克军队 艾因贾鲁战役及马木留克军队
  •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 泰国旅游秘笈大全 泰国旅游秘笈大全

  • 【矮脚罗伞】--矮脚罗伞的作用 矮脚罗伞
  • 【马齿觅】-马齿觅的功效与作 马齿觅
  • 【炙甘草】—炙甘草的功效与作 炙甘草
  • 【鸭脚木皮】鸭脚木皮的功效及 鸭脚木皮
  • 【天仙子】—天仙子的功效与作 天仙子
  • 【榼藤子】--榼藤子的作用及功 榼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