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带根全草。多年生草本,全体带有白粉,折断后有黄汁流出。茎圆柱形,中空,绿色,有时带红紫色。单叶互生,阔卵形,5~7或9浅裂,裂片有不规则波状齿,上面绿色,光滑,下面白色,具密细毛;基部膨大而抱茎。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萼2片,白色,倒披针形,边缘薄膜质,早落;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细而扁;雌蕊1,子房倒卵形,扁平,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下垂,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红色,表面带白粉
一、博落回的产地及价格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南至广东,西至贵州,西北达甘肃南部,日本也产。
价格;湖北荷花池12.00 湖北玉林12.00
二、博落回的图片
三、博落回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解毒,杀虫。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博落回中生物碱是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
水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乙氧基血根碱与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在体外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较敏感,其抑菌作用较黄连素强。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及博落回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迭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某些真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乙氧基血根碱在体外对钩端螺旋体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四、博落回的食用方法和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外用:捣敷;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食用配方:①治恶疮,瘿根,赘瘤,肉,白癜风,蛊毒,溪毒,已上(上一作生)疮屡者: 博落回、百丈青、鸡桑灰等分。为末敷。
②治指疔:⑴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 加食盐少许,同浓茶汁捣烂,敷患处。⑵号桐树(连梗带叶)一把,水煎熏洗约十五分钟,再将煎过的叶子贴患指,日二至三次。 早期发炎者,如此反复熏洗,外贴三至六次愈。如已化脓,则须切开排脓,不适宜本药。
③治臁疮: 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调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
④治下胶溃疡: ⑴博落回煎水洗;另用叶二张,中夹白糖,放锅内蒸几分钟,取出贴患部,每日换一次。⑵博落回(鲜根)两斤,煎浓汁,调蜡烛油涂疮口周围,外用纱布包扎。
⑤治中耳炎: 博落回同白酒研末,澄清后用灯芯洒滴耳内。
⑥治黄癣(癞痢): 先剃发,再用博落回二两,明矾一两,煎水洗,每日一次,共七天。
⑦治水、火烫伤: 博落回根研末,棉花子油调搽。
⑧治蜈蚣、黄蜂咬伤: 取新鲜博落回茎,折断,黄色汁液流出,以汁搽患处。
五、博落回的食用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孕妇禁用。含毒性,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经期女性不能,具有毒性,经期食用会使身体更加虚寒,月经絮乱。儿童不可食用。有毒。
六、博落回的副作用
口服易引起中毒,轻者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呕吐、胃烧灼感及四肢麻木、乏力;重者出现烦躁、嗜唾、昏迷、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而死亡。
七、博落回的采收及保存
秋、冬季采收,根茎与茎叶分开,晒干。放干澡处保存。鲜用随时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