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地震主要的3大原因

地震主要的3大原因

2018-11-10 >>编辑:常识坊整理

为什么会地震 一、地震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


地震主要的3大原因
 

一、地震成因


1.固岩层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2.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3.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地震主要的3大原因

 二、地震预测有那些方法?
 

  虽然人们至今对于地震发生的机制 (mechanism) 还没有澈底了解,地震预测理论也还没有充分建立,但是仍有许多尝试性的地震预测研究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测地法(2)验潮,(3)地壳变动的连续观测,(4)地震活动,(5)地震波速度,(6)地磁及地电流,(7)活勘层及褶曲,(8)岩石破坏实验和地壳热流量的测定,(9)其它。

  兹选择介绍一些重要的方法如下:
 

  1、测地法 ( geodesic metbod )

  根据过去许多纪录,在大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变动,而有时会发生在地震之前。因此测量地壳变动情形并分析地震前兆现象,是可以预测将否有大地震发生。例如民国五十二年 (公元一八六四年) 日本新潟地区发生地震前有地盘下沈现象,因当地经常从事测量调查工作,故发现地震发生之前确有前兆现象可寻。

  此外,地壳发生变动的面积会随地震规模之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说地壳发生异常变动的范围越广,可能发生地震的规模也越大。
 

  2、井水含氡量的变化

  苏俄的科学家,在加尔姆地区发现到水井中的含氡 (Radon)于地震前会增加,亦用以预测地震。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科学家们认为当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岩石内部产生无数微小裂隙,通常只有用显微镜才看得见。岩石有了裂隙之后,曝露于地下水的表面积自然也会增加,当地下水渗入裂隙之中,补满裂开的空隙,可以接触到较多的放射性物质,同时吸收更多量的氡。直到地震发生,岩石突然崩裂,氡的含量又逐渐下降。因此,监测井水含氡量,可以知道岩石受力情形,从而预测地震。
 

  3、分析天然气含量

  德国杜秉根大学的地质学家恩斯特教授,在富有沼气的杜秉根地方从事地下沼气含重的分析,建立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警告系统。在民国五十八年 (一九六九) ,他首次观测到探测器里沼气含量先增加百分之零点二至百分之二,而于经过强烈地接后沼气含量又告下降。又发生余震时,沼气含量也会增加。

  在民国六十二年 (一九七三) ,恩斯特教授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荷西担任客座教授时,与哥国的地质研究所合作研究,他以天然气探测器观测的结果,发现地球天然气含量与火山爆发有连带关系,此法也能预测地广。天然气探测器主要在分析二氧化碳,因为在火山要爆发的那些地区,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高达百分之十二。测定土壤内天然气含量的方法简单,测定工具只需一根一公尺的探测管,是属于较经济的一探测定方法。
 

地震主要的3大原因

 三、地震的类型介绍
 

     1、火山地震

  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有些地震发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为1—10km,其发生与火山喷发活动没有直接的或明确的关系,但与地下岩浆或气体状态变化所产生的地应力分布的变化有关,这种地震称为A型火山地震。还有些地震集中发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狭小范围内,震源深度浅于1km,影响范围很小,称为B型火山地震。有时地下岩浆冲至接近地面,但未喷出地表,也可以产生地震,称为潜火山地震。

  现代火山带如意大利、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堪察加半岛等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冲击地震

  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后者又称塌陷地震。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1935年广西百寿县曾发生塌陷地震,崩塌面积约4m2,地面崩落成深潭,声闻数十里,附近屋瓦震动。又如,19723月在山西大同西部煤矿采空区,大面积顶板塌落引起了地震,其最大震级为3.4级,震中区建筑物有轻微破坏。
 

  3、水库地震

  有些地方原来没有或很少发生地震,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发生地震,称为水库地震。说明这种地震与水的作用有关,当然也与一定的构造和地层条件有关,而水的作用只是一种诱发因素。如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蓄水后,在库区周围地震频度逐渐增加,于1962319日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8度,是已知最大水库地震之一。截至1972年,该区共记录了近26万次地震(8-4)。又如,著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库,坝高110m,库容达165亿m31960年正式开工,1964年截流蓄水,1968年正式投入运行。此地区在建库前历史上无地震,从1980年起出现小震、微震,于198111月在坝址西南60km库区发生了5.6级地震;1982年同一地点又发生了5级和4.6级地震。

  此外,因深井注水、地下抽水等也可触发地震。如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座落基山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m的深井,用高压注水于地下,于1962年发生频繁的地震。以后停止注水,地震活动减弱;恢复注水,地震又有所增加。

  上述地震,特别是水库地震的成因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一般认为,在一定的有利于发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如有活动断层、密集或交叉的断裂存在,或在升降差异运动的过渡部位等)下,水库蓄水可诱发地震。除去人为因素诱发地震外,某些自然因素如太阳黑子活动期,阴历的朔、望期等,也容易诱发地震。各种触发机理正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