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边摊的饮食卫生
1、卫生情况非常差
(1)一是未经卫生部门批准,暴露在马路边上,其卫生状况毫无保证;
(2)二是摊主没有健康证不说,不讲究卫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就曾亲眼见到冬天冻得不行的摊主用手擤完鼻涕后,直接用手再去抓食物;
(3)三是各类用具基本不清洗,更别提消毒了;
(4)四是制作原料、调料等多为劣质产品。醋是工业“冰醋酸”加色素、水兑出来的;辣椒是用色素混上玉米粉等制作而成;而所谓羊肉串多是在猪肉上浇了羊油。
2、调查表明
(1)在吃路边摊的时间上,75%的人选择在晚上吃,而选择在午餐、早餐吃的比例分别为15%和10%。而在“你吃路边摊有什么习惯”的选择中,有32.7%的人“随时买随时吃,甚至边走边吃”,21.6%的人习惯“味道越重越好”;“吃了路边摊就不吃主食了”、“辣了、咸了就大口喝水”的比例分别为13.9%和13.4%。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姚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冬天站在外面吃东西,容易让凉空气进入体,影响消化;而吃得太晚,食物留在胃里难以消化平卧时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腹胀胃酸等问题,还会影响睡眠;大口灌水则会冲淡消化液,减弱其杀菌作用,更易引起肠胃炎、痢疾等病。“因吃路边摊导致的急性胃炎、痢疾,甚至感染甲肝、戊肝的并不少见。”
二、建议意见
1、范志红号召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勤快点,努力提高饮食质量。”不能回家吃至少也要去有牌照的饭店吃。
2、鉴于人们夜里吃小摊的热情,不妨在家准备些简单食材,如面条、鸡蛋、青菜、牛奶等,晚上饿了花几分钟就能吃上安全而营养的食物。此外,她建议政府除了加强对路边摊本身的管理之外,还应该鼓励多建一些能供应健康、安全、方便的社区小吃类饮食店。
目录
一、路边摊的饮食卫生
二、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