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蜂毒】-蜂毒的功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

蜂毒

2017-01-07 >>编辑:常识坊整理

蜂毒是一种动物毒素,蜜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卫生武器——蜇针,用来攻击来犯的昆虫及其他动物,使其蜇后麻痹或死亡,因此说蜂毒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人受到100只蜜蜂蜇刺,即可使人中毒,受200-300只蜜蜂蜇刺,可使人致命,根椐蜂毒的药理作用,能使中枢神经受到广泛抑制,心血管系统紊乱、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一、蜂毒的图片
【蜂毒】-蜂毒的功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


二、蜂毒的产地及价格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
蜂毒提取不易,而且含量低。一小滴蜂毒就是一个蜜蜂的生命。1只工蜂的排毒量(约0.2~0.127毫克);工蜂提取蜂毒以后,会慢慢死亡,所以效率低。造成蜂毒价格高昂。据悉,在2011年蜂毒的价格就达到了每盎司120万美金。目前,国际蜂毒市场,精致蜂毒为2000-5000元/毫克。


三、蜂毒的采收及保存
现广泛采用电刺激取蜂毒法。取毒器由一个金属丝制的栅状电网下面绷一层薄膜。此取毒器与一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为具有可调电压的直流电源和一个电流断续器组成的线路结构。取毒时将取毒器置于蜂箱门口。蜜蜂触及电网就螫刺下面的薄膜而排毒,螫刺拔出后蜜蜂可继续生活。蜂毒粘在膜的下面,干燥成胶状物,取下膜将蜂毒用水洗下即可。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避光,或将蜂毒制成注射剂用。


四、蜂毒的食用方法与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因蜂毒有小毒,所以蜂毒现只能用于药用和日常生活中,未发现食用方法。
食用配方:每用1~5个蜂。捉到蜜蜂后,轻捏头部,然后迅速放于患处,将蜂尾贴于皮肤,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时蜂毒随螫针注入皮肤内,约1分钟,将蜂弹去,拔出螫刺。此时螫处呈现出一小肿包,约指甲大小,20分钟后,局部红肿、发热,有舒适感。一般24小时后作用消除,患处恢复常态。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


五、蜂毒的功效与作用
蜂毒是一种动物毒素,蜜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卫生武器——蜇针,用来攻击来犯的昆虫及其他动物,使其蜇后麻痹或死亡,因此说蜂毒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人受到100只蜜蜂蜇刺,即可使人中毒,受200-300只蜜蜂蜇刺,可使人致命,根椐蜂毒的药理作用,能使中枢神经受到广泛抑制,心血管系统紊乱、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但根据中医“适量为药,过量为毒”的理论,蜂毒则是一种良药,药用量及中毒量或致死量相差悬殊,每日蜂蜇刺皮肤蜂毒为0。1mg,现代的中西药也有一些剧毒药物,如一些西药,每次用1 mg或1 mg以下的很多,多用则中毒,因些作为药物应用的蜂毒也没什么例外,虽为毒素,实为良药。蜂毒及其组分蜂毒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具有明显的亲神经性。全蜂毒及蜂毒肽对烟碱型胆碱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蜂毒明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蜂毒具有神经节的阻断作用。蜂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约为消炎痛片的70倍。临床证明,蜂毒对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认为蜂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的作用,使大脑皮层活动正常化,调整物质代谢,从而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蜂毒对呼吸系统的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影响。被蜂蜇的人有呼吸加快的现象,一般认为这是血压降低引起反射性的反应。大量的蜂毒可使人或动物大脑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蜂毒可引起动脉血压降低的交应,主要与磷酯酶A揽2攭有关。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并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蜂毒中的心脏肽和蜂毒明肽有类似于异丙肾上腺素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作用的持续时间远较异丙肾上腺素长。蜂毒的溶血作用很强,在极低的浓度(1/10000)下,就能产生溶血作用。其机制是蜂毒中的蜂毒肽和磷酯酶A2能增强血红细胞壁的浸透能力,导致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细胞内渗透压降低,致使细胞裂角;胶体渗出性溶血"。蜂毒在体内或体外都有抗凝血的作用,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
蜂毒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减轻辐射损伤的程度,减少由于辐射所引起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频率,提高动物的成活率。蜂毒有保护和复苏造血细胞的潜在作用,防止因辐射所引起的骨髓和脾脏的退化现象。蜂毒抗辐射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蜂毒肽、磷酯酶A2、透明质酯酶、酸性磷酯酶以及致敏原B和C。
2013年3月,美国科学家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蜜蜂蜂毒中名为蜂毒肽的毒素可刺破艾滋病病毒的保护外层,当携带蜂毒肽的纳米粒子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时,病毒会被纳米粒子表面的蜂毒肽有效摧毁。理论上,艾滋病病毒无法抵御蜂毒肽攻击。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在纳米粒子上添加特制的"分子缓冲器",可保证纳米粒子在接触人体正常细胞时立刻"弹开",从而保护正常机体细胞不受蜂毒肽侵害。研究人员说,目前大多数抗艾药物的作用只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而不是阻止病毒感染人类。相比而言,利用蜂毒肽的新疗法,可攻击艾滋病病毒结构的重要部分,破坏病毒的固有物理属性,第一时间防止感染。



六、蜂毒的食用禁忌
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禁用。经期女性不能,具有毒性,经期食用会使身体更加虚寒,月经絮乱。儿童不能,具有毒性,儿童的胃肠功能还有肾脏功能等器官都发育不完全,服用之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发育或者给儿童的器官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不能服用。孕妇不能,孕妇禁用。含毒性,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畸形,严重的可导致流产。


七、蜂毒的副作用
蜂毒对哺乳类动物的作用最强,健康人同时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应;接受200~300只蜂蜇会引起中毒;短时间内蜇500次,可致人死亡。临床使用蜂毒的治疗剂量很少,因此,说蜂毒应用是安全的,但是每个人对蜂毒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有个别人对蜂毒过敏,表现蜂蜇部位局部红肿反应强烈,或出现严重的致命性反应,因此,临床上使用蜂毒时和青霉素一样,对过敏者采用纯净蜂毒涂作诊断性皮试和脱敏治疗。大多数人会对蜂毒产生免疫力。常受蜂蜇的蜂农一旦产生免疫力,即使同时遭受数百只蜂蜇也不会发生任何中毒症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治中毒现象发生。

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