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选择栽培4~5年的牡丹采挖,洗净泥土,刮取根皮,晒干入药。刮去外皮的为刮丹皮,又称粉丹皮;不刮皮的为原丹皮,又称连丹皮。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质多者为佳。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
一、丹皮的产地及价格
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
三、丹皮的食用方法与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1.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2.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3.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
4.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
食用配方:1.配地骨皮:丹皮性寒,味苦而兼辛,善透泄血中伏热,凉血而除无汗之骨蒸;地骨皮性寒,味甘而淡,善清阴中虚热,益阴而退有汗之骨蒸,二药合用,可加强退热除蒸作用,故凡阴虚血热所致的午后潮热、两颧发红、手足心热、骨蒸烦躁等,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之。
2.配生地:丹皮辛苦微寒,清热中有散血之功;生地甘寒多汁,凉中又具养阴之力,二药相须合用,发挥协同作用以加强药力,提高疗效,使凉血而兼散瘀,清热又可宁络,并有一定的养阴之力。临床主要用于温热之邪入于营血,出现高热、舌绛口渴、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等。
3.配赤芍:二药皆有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之功,丹皮偏泻心经之火,长于清热凉血,善治血中结热;赤芍偏清肝经之火,活血散瘀作用较佳,善治脉中瘀滞,二药合用,凉血活血之力倍增,宜用于温热病中热入营血、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皮肤发斑等血证。
4.配栀子:丹皮味苦而微辛,为血中气药;栀子性味苦寒,为气中之血药,善清气分郁火,并有一定的凉血作用,辛以散结,寒以清热,入血分而泄血中伏火。二药合用,一走气分,一入血分,有气血两清之功。临床多用其清泄肝热,对于肝郁火旺而致的发热、盗汗或自汗、头痛目涩、颊赤口干、月经不调等最为适宜。
5.配青蒿:二药都能凉血除蒸,丹皮善治血热有瘀骨蒸,青蒿善透热伏阴分的邪热,二药相合,可用于邪伏阴分的骨蒸发热。
四、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1.治疗各种关节炎
丹皮普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能抑制炎症、肿胀、渗出,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其镇痛作用虽然不强,但在复方中,能加强主药的效果。
2.降压
在心、脑血管性疾病中,在肾病中,丹皮也是常用药。目前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和肾眭高血压病人普遍使用西药降压,有的能降至正常,有的部分下降,许多病人还需服用中药来调理以加强或巩固疗效。丹皮具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是一味常用的配伍药。尤其是对于肾病之蛋白血尿也有治疗效果。
3.对心血管的影响
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五、丹皮的食用禁忌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经期女性可以,通月经,消扑损瘀血。儿童可以少量使用。
六、丹皮的副作用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七、丹皮采收及保存
干燥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