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坊-常识网,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百科!

网站地图 问答网

常识坊

著名记者爱迪·托马斯·亚当斯(3)

2016-06-05 >>编辑:常识坊整理

重返纽约 厌倦了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切,爱迪亚当斯返回纽约,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我转向拍摄名流,他们不会使我的灵魂受煎熬,给的钱又多。他拍摄的名人中有克林顿夫妇、罗马教皇等等。 爱迪亚当斯总是不会掩饰自己



著名记者爱迪·托马斯·亚当斯

      重返纽约

      厌倦了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切,爱迪·亚当斯返回纽约,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我转向拍摄名流,他们不会使我的灵魂受煎熬,给的钱又多。”他拍摄的名人中有克林顿夫妇、罗马教皇等等。

      爱迪·亚当斯总是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很多的美国人”,他说,“从来没有去过苦难的地方,也不了解这些。”生活对亚当斯来讲就是挑战,挑战是他决心去征服的。亚当斯于1988年创立了名叫“巡回乡村演出”的爱迪·亚当斯工作室。此后每年10月份在亚当斯的农场举行展览。每年为期4天的活动中,亚当斯同许多美国资深摄影记者一道,对年轻摄影师进行摄影上的指导。学员们会在附近找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人物和故事———从牛仔表演到花店开张,任何事件都不会逃过他们的镜头。而亚当斯这位反传统导师会常常穿着牛仔装出席展览开幕典礼,以站在椅子上吹号角的方式来宣告开幕,这一讽刺传统权威的“仪式”常常会使新学员目瞪口呆,而台下耀眼的闪光灯从不会放过这一刻。

      爱迪·亚当斯的最后野心是写一本书,“那将是一本小说,但是其实并不是虚构的,我要把它献给我并不喜欢的人们,还没取书名呢。”亚当斯在2004年5月被诊断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但是直到病故前两个月,他还坚持摄影活动。

      撼世之作

      照片《枪毙越共》展现的不是大战前的准备或战后的创伤,而直接传达了赤裸裸的暴力,使人们亲历了战争的恐怖。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也拍到了这一幕,和亚当斯的这张照片一起,报道影响到了当年的美国大选。它为尤金·麦卡锡的反战纲领提供了支持,而两个月过后,约翰逊总统宣布将不谋求连任。

      亚当斯当时正在给这个被捕的战俘拍照,当南越军官走近时,并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他的相机和军官手中的枪同时举起,而就在子弹穿过战俘头颅那一刹那,而照片定格在了永恒的这一刻。手枪在近距离对准人头,战俘的表情充满对死亡的恐惧,而致命的一枪传达出的暴力气势似乎穿透了照片的平面世界,让观者久久不能遗忘。那个姓娄的军官开枪后说:“他们杀了很多美国人和我们的人。”

      这场突然的枪决画面传达的含义远远超过事件本身。美国军事历史专家莱斯利·库伦说:“抛开这一枪决是否正当,照片传达给所有观者的印象是执行枪决仅仅是为了枪决本身。人们会这样问自己:‘难道我们要支持别人做这种事?’”

      对于亚当斯自己,照片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为这张照片,亚当斯还在一直尽力为越战的创伤赎罪,他也受到过来自同行的责问。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一位荷兰记者曾这样问他:“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杀死那个人?”此后两年间,亚当斯都无法使自己直面这张照片。

      在得普利策奖后不久,亚当斯说:“我从展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杀戮中获取了利益。有两个人因此被毁,而我却为此得奖,成为了一个英雄。”

      当时,亚当斯在西贡跟随照片中的开枪者——南越警察队长娄——采访了两周。娄后来移民美国,在东北部开了小食店。但是,人们光顾娄的小店却仅仅是为了“盯着他”,看看这个刽子手。每当想起这张照片改变了娄的整个生活,亚当斯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时期,亚当斯甚至想退回他所获得奖项来减轻内心的自责。


目录

相关文章